- 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
wǎng zhě bù kě jiàn,lái zhě yóu kě zhuī
- 遂事不谏
suì shì bù jiàn
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,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。
- 孰谏
shú jiàn
谓尽力规劝。
- 谏词
jiàn cí
谏诤的言词。
- 论字知谏
lùn zì zhī jiàn
本则。
- 谏训
jiàn xùn
规劝训导。
- 直言极谏科
zhí yán jí jiàn kē
唐 代科举常选之外有制科。 制科不定期举行,由天子亲策,专用于网罗选用特殊人才。类似 汉 代的举贤良文学、孝廉方正。其中,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、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最为常见, 宋 代沿之。
- 直言正谏
zhí yán zhèng jiàn
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 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
- 大谏
dà jiàn
1.竭力规劝。 2.古代官名,掌谏诤。 3.唐宋时谏议大夫之别称。
- 史蝤尸谏
shǐ qiú shī jiàn
卫国大臣史蝤立志为国家推荐贤才,斥退奸佞,活着的时候没能说服国君,死后还以尸谏。
- 从谏
cóng jiàn
听从谏言。
- 谏争如流
jiàn zhēng rú liú
谏争:争同“诤”,直言相劝。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,滔滔不绝。
- 答司马谏议书
dá sī mǎ jiàn yì shū
散文篇名。北宋王安石作。司马谏议:即“司马光”,当时任右谏议大夫,曾写信指责作者的变法举措。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“侵官、生事、征利、拒谏”四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,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,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。言辞犀利,针锋相对,是古代的驳论名篇。
- 谲谏
jué jiàn
委婉地规谏。
- 诵谏
sòng jiàn
1.诵读前代箴谏之语。 2.讽谏。
- 谏诲
jiàn huì
规劝教诲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寧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,抑岂不可諫诲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