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四谏
sì jiàn
指 宋 余靖 、 欧阳修 、 蔡襄 、 王素 。 四人为谏官,皆敢直言,故称。
- 谏喻
jiàn yù
见“ 諫諭 ”。
- 谏司
jiàn sī
指谏官的职位。
- 谏争
jiàn zhēng
谏诤。争,通“ 諍 ”。
- 正文谲谏
zhǔ wén jué jiàn
谓通过合乐的诗歌,以寓规劝之意。
- 招谏匦
zhāo jiàn guǐ
帝王在朝堂上设置的征求规劝的意见箱。
- 谏匦
jiàn guǐ
收纳谏章的匦匣。
- 谏劝
jiàn quàn
直言规劝
- 谏列
jiàn liè
谏官之列。宋 欧阳修 《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》诗:“我昔忝諫列,日常趋紫宸。”《文献通考·职官四》:“ 绍兴 三年,曾统言本朝多以諫议兼记注,且听直前奏事, 元丰 始,不任諫列。”
- 微谏不倦
wēi jiàn bù juàn
用委婉的言辞规劝
- 谏鼙
jiàn pí
即谏鼓。
- 诤谏
zhèng jiàn
诤谏zhèng jiàn基本解释: 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,劝人改正。
- 谏囊
jiàn náng
犹谏函。 借指谏书。
- 匡谏
kuāng jiàn
匡正谏诤。《史记·儒林传·伏生》:“﹝ 儿宽 ﹞在三公位,以和良承意从容得久,然无有所匡諫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 汉 初四言, 韦 孟 首唱,匡諫之义,继轨 周 人。”《资治通鉴·齐明帝建武二年》:“羣臣罢朝之后, 聪 恆陪侍帷幄,言兼昼夜,时政得失,动輒匡諫。”《明史·儒林传二·邓以赞》:“ 万历 初,座主 张居正 枋国政, 以讚 时有匡諫, 居正 弗善也,移疾归。”
- 箴谏
zhēn jiàn
规戒劝谏的话;规戒劝谏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史为书,瞽为诗,工诵箴諫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诗辞自是箴諫,而箴諫之辞,或有非诗者,如《虞箴》之类,其文似诗而别;且諫者万端,非独诗箴而已。”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凡百箴諫,吾尽闻之矣,寧闻它言。”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开天下之口,广箴諫之路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回:“况且三姑娘是极明白的人,不像那些假惺惺的人,少不得有一番箴諫,他以后就不是这样了。”
- 犯颜极谏
fàn yán jí jiàn
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、威严;极谏:以直言规劝(常用下对上)。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