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言说
yán shuō
1.谈论;说话。 2.指宣讲佛教的故事和理论。 3.言辞;言论。
- 说文解字
shuō wén jiě zì
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。 东汉许慎撰。正文14卷,另有叙目1卷。收字9353个,又重文(古文、籀文异体字)1163个,解说133441字,首创部首编排法,按汉字形体偏旁结构分为540部。以通行小篆为主体,列古文、籀文等异体字为重文。每字均按六书(指事、象形、形声、会意、转注、假借)分析字形,诠解字义,辩识音调。书中保留大量古文字资料,对研究甲骨、金石等古文字有极高的参考价值。后代研究《说文解字》的著作很多,以清代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最为精审
- 说明注解
shuō míng zhù jiě
- 解说词
jiě shuō cí
1.伴随影片或其他表演的口头描述或连串解说 2.为某事件的说明词
- 说解
shuō jiě
说明解释。
- 奥说
ào shuō
奥妙的学说。
- 观眉说眼
guān méi shuō yǎn
比喻挑眼,说闲话。
- 家见户说
jiā jiàn hù shuō
每家每户都知道。
- 见说
jiàn shuō
1.告知,说明。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牵牛人乃惊问曰:‘何由至此?’此人见説来意,并问此是何处。” 2.犹听说。 唐 李白 《送友人入蜀》诗:“见説 蚕丛 路,崎嶇不易行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今日见説,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,果非虚话了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离愁》:“见説红颜薄命,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。”
- 说经夺席
shuō jīng duó xí
讲说经书,争夺席位。
- 要话说
yào huà shuō
很难说通或说好,指事情难办
- 说夷
shuō yí
喜悦,愉快。《大戴礼记·五帝德》:“舟舆所至,莫不説夷。”
- 夷说
yí shuō
安乐,喜悦。
- 说头
shuō tóu
1.可谈之处;可议论的。《红楼梦》第七四回:“我看如今人一概也都是入画一般,没有什么大説头儿!”丁玲《法网》:“你吵些什么,钱拿了,滚!有什么说头!”沙汀《防空》:“这是一个瘦长子,面孔白净,五官摆得端端正正的,没有丝毫说头。” 2.辩解的理由。如:不管怎样,你总有你的说头。 3.说法。
- 说夫
shuō fū
游说的人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从往则合,横来则离,安危无常。要在説夫。”
- 申说
shēn shuō
说明;申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