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乡试
xiāng shì
[the imperial exam at the provincial level;triennial examination] 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,考中的称举人 举乡试。 --《明史》那一年跟随他小主人入京乡试。--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- 试守孝子
shì shǒu xiào zǐ
对 晋 王绥 的谑称。谓未知父母存亡而预为守孝。据《晋书·王绥传》载: 王绥 少有美称,实鄙而无行。
- 辄试
zhé shì
及时考试。
- 试剑石
shì jiàn shí
1.石名。 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 。传说 秦王 或 吴王 试剑于此。见 宋 范成大 《吴郡志·虎邱》。 2.石名。在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 。相传 三国 时 孙权 、 刘备 试剑于此。 3.石名。在 江苏省 铜山县 东南 汉高祖庙 , 宋 苏轼 有铭。 4.石名。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伏波山 还珠洞 (也称 伏波岩 )内,相传 汉 马援 试剑于此。 5.石名。在 湖北省 鄂州市 鄂城 西山 (即 樊山 )上,相传 三国 孙权 试剑于此。 6.石名。在 湖南省 平江县 东 道岩山 上,相传 许旌阳 试剑于此。
- 牛刀小试
niú dāo xiǎo shì
牛刀:宰牛的刀;小试:稍微用一下,初显身手。 比喻有大本领的人,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。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。
- 公试
gōng shì
官方主持的考试。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七:“教官作色曰:‘经义岂当上请?’诸生曰:‘若公试,固不敢。今乃私试,恐无害。’教官乃为讲解大概。” 宋 赵昇 《朝野类要·公试》:“每岁春二三月之交公试。两日三场,谓第二日,论策各一道,并差外官於贡院主文,以学官干预考校。”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骈俪一》:“ 陈丞相 文龙 , 咸淳 初,为太学生。是年学中引放公试之旦,适奔驰弗及。”
- 免试
miǎn shì
依照有关规定免除考试。
- 试目以待
shì mù yǐ dài
拭目以待:擦亮眼睛等待着,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。
- 测试
cè shì
1.测定、检查、试验 2.测验;考试
- 入试
rù shì
入场考试。
- 会试
huì shì
科举时代,聚合各省举人在京城进行的考试
- 及锋一试
jí fēng yī shì
及:趁着;锋:锋利。趁锋利的时候用它。比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。
- 试映
shì yìng
影片公开放映前,为听取意见,而先在一定范围里放映
- 贡试
gòng shì
选拔贡士的考试。
- 关试
guān shì
唐 宋 时吏部对进士的考试。 合格者方能为官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述进士下篇》:“近年及第未过关试皆称新及第进士。”《宋史·选举志一》:“登科之人,例纳朱胶綾纸之直,赴吏部南曹,试判三道,谓之关试。” 明 胡震亨 《唐音癸籤·诂笺三》:“关试,吏部试也。进士放榜勑下后,礼部始关吏部。吏部试判两节,授春关,谓之关试,始属吏部守选。”
- 乡会试
xiāng huì shì
乡试与会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