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理诉
lǐ sù
1.申诉;控告。 2.审理诉讼。
- 诉落
sù luò
数落,争吵。
- 牒诉
dié sù
讼辞,诉状。
- 诉闻
sù wén
犹诉说。
- 客诉
kè sù
代人妄兴诉讼,谓之“客诉”。《资治通鉴·后周太祖广顺二年》:“辛亥,敕:‘民有诉讼,必先歷县州及观察使处决……所诉必须己事,毋得挟私客诉。’” 胡三省 注:“事不干己,妄兴词诉,谓之客诉。”
- 诉竞
sù jìng
诉说争执。
- 披诉
pī sù
陈诉。《北史·杨播传》:“至州借人田,为御史 王基 所劾,除官爵,卒于家。子 侃 等停柩不葬,披诉积年。” 唐 李德裕 《赐党项敕书》:“诸部怀寃而有所披诉。” 宋 苏轼 《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》:“秋税内 定州 只放二分,自臣到任后,累有人户披诉乞倚阁。” 清 吴伟业 《木棉吟》:“道畔相逢吏瞋怒,卖花何不完租赋。老翁仰首前致词,足不能行口披诉。”
- 诉屈
sù qū
申诉冤屈。
- 衔诉
xián sù
衔冤,含冤。
- 私诉
sī sù
自诉
- 诉酒
sù jiǔ
谓辞酒不饮。
- 诬诉
wū sù
亦作“ 诬愬 ”。 诬告。
- 称诉
chēng sù
称述;称说。
- 诉控
sù kòng
犹诉告。
- 词诉
cí sù
诉讼。宋 陆游 《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》:“臣近因民间词诉,勘会到本路 筠州 百姓 陈彦通 ,因诉事夹带,称 高安县 押録 陈谅 ,经两次徒杖罪断罢,不合冒役事。” 宋 俞文豹 《吹剑四录》:“抑见禁罪囚及词诉者,或从疎放,或从末减令…… 临川 黄崖 宰是邑,谓此钱出於讼狱之人,恐惹词诉。” 宋 王栐 《燕翼诒谋录》卷一:“ 咸平 元年十月己丑,有詔申警,悉毁撤之,词诉悉归之县。”
- 痛诉
tòng sù
很悲痛地向人诉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