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署议
shǔ yì
谓上书议事。因上书须署名,故称。
- 罢议
bà yì
停止论议;罢论。
- 议狱
yì yù
犹断狱,审议狱案。
- 议幕
yì mù
亦作“ 议幙 ”。 幕府。亦指幕僚。
- 议谳
yì yàn
1.谓议罪量刑。 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罗贯传》:“ 崇韜 奏曰:‘ 贯 纵有死罪,俟欵状上奏,所司议讞,以朝典行之,死当未晚。’” 宋 袁燮 《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》:“顾恐自时厥后,惩创往事,议讞之际,未免刻深。” 2.指判案文书。 清 恽敬 《上陈笠帆按察书》:“本籍,士也,棚籍,亦士也,合考已百年矣。然而议讞助之曰分考,陈言助之曰分考,且有詆諆之辞曰‘羞与为伍’。”
- 筹议
chóu yì
筹划计议;筹商
- 和议
hé yì
战争双方的和谈会议
- 议呈
yì chéng
谓具呈建议。明 鹿善继 《福建盐法》:“先年官盐止西路 水口 一港,至 嘉靖 十四年,运使 娄志德 议呈, 白御史 题准,开设东路 黄崎镇港 官盐。”
- 动议
dòng yì
会议中临时提出建议,也指这种建议
- 议刑
yì xíng
谓议罪以定刑。
- 佥议
qiān yì
1.众人的意见。 多用于群臣百官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授萧惠休右僕射诏》:“入副朝端,僉议斯在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》:“仪曹之选,僉议所归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开元六年》:“﹝ 宋璟 ﹞又奏:‘大理卿 元行冲 素称才行,初用之时,实允僉议;当事之后,颇非称职,请復以为左散骑常侍。’” 2.共同商议。《宋史·胡銓传》:“ 檜 之遂非愎諫,已自可见,而乃建白令臺諫、侍臣僉议可否,是盖畏天下议己,而令臺諫、侍臣共分谤耳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祖乾德三年》:“先是 全斌 受詔,每制置必与诸将僉议,因是虽小事亦各为异同,不能即决。”
- 体议
tǐ yì
举止谈吐。
- 电话会议
diàn huà huì yì
通过电话举行的会议。
- 争议
zhēng yì
争论
- 乡议
xiāng yì
犹乡论。
- 议姻
yì yīn
犹议婚。《剪灯馀话·江庙泥神记》:“奴四人为堂姊妹,皆闺阁处子,尚未议姻。”《清夜钟》第十三回:“到家,所生一子年已长大,正在议姻。” 清 王士禛 《居易录》:“父怒曰:‘此非人也,何议姻之有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