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私议
sī yì
1.背地里谈论 2.个人的看法
- 竖议
shù yì
立议;建议。
- 审议
shěn yì
审查讨论。
- 议长
yì zhǎng
代表议会,主持议事的主要负责人。 在资本主义国家,凡采用两院制议会的,下议院议长大多由多数党提名,经全院选举产生,或由参加议会的各政党领袖协商确定。上议院议长有的由国家元首直接任命,有的由特定的政府高级官员兼任,有的则由选举产生。有的国家宪法规定,在国家元首因故不能视事或死亡时,议长可代行总统职权。
- 议政
yì zhèng
议论政事。汉 王充 《论衡·效力》:“治书定簿,佐史之力也;论道议政,贤儒之力也。” 宋 韩元吉 《读<管子>》:“则 仲 之与 桓公 平日谋国议政者,其亦详矣。”《清史稿·太宗纪二》:“﹝ 崇德 二年夏四月﹞丁酉,命固山贝子 尼堪 、 罗託 、 博洛 等预议国政。增置每旗议政大臣三人,集羣臣諭之曰:‘向者议政大臣额少……今特择尔等置之议政之列,当以民生休戚为念,慎勿怠惰,有负朝廷。’”
- 腹议
fù yì
嘴上没说出,心里对人有看法
- 平议
píng yì
1.公平地论定是非曲直 2.同评议
- 面议
miàn yì
面对面地直接商议
- 议销
yì xiāo
1.谓考虑注销。 2.买卖双方或同业共同议定货品销售数量或价格。
- 议程
yì chéng
会议上议案讨论的程序;议事日程
- 拟议
nǐ yì
行动之前的计划、筹划
- 议院
yì yuàn
议会
- 议席
yì xí
议会中议员的席位
- 成议
chéng yì
1.已达成的协议。 2.已有的规定。
- 讪议
shàn yì
诋毁、非议。
- 讨议
tǎo yì
讨论商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