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赐谥议
cì shì yì
一篇赠友的古文
- 臣附议
chén fù yì
中国古代大臣在君王面前同意或认同其他臣子所提出的提议,作为共同提议人。
- 宣议郎
xuān yì láng
官名。唐 宋 散官,从七品下称宣议郎。 明 沿置, 清 废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 宋 时 嘉祐 年间有个宣议郎 万延之 ,乃是 钱塘 南新 人,曾中乙科出仕。”
- 议耗子
yì hào zi
耗子,学名叫鼠,长相有点那个。形容一个人长的不怎么样时,常常用’贼眉鼠眼‘来形容,有时也用’猥琐‘来形容,但是无论用哪个词,总是令人想到耗子。
- 赍议
jī yì
携持奏议。 《后汉书·刘虞传》:“二年, 冀州 刺史 韩馥 , 勃海 太守 袁绍 及 山 东诸将议,以朝廷幼冲,逼於 董卓 ,远隔关塞,不知存否,以 虞 宗室长者,欲立为王。乃遣故 乐浪 太守 张岐 等齎议,上 虞 尊号。”
- 廷议
tíng yì
1.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。 2.指朝廷上的议论。
- 鲠议
gěng yì
刚直的议论。
- 置议
zhì yì
加以议论;进行评论。
- 辕议
yuán yì
街谈巷议。
- 谹议
hóng yì
博大精深的议论。
- 议罚
yì fá
谓议定其罪给以处罚。
- 较议
jiào yì
评论驳议。
- 齎议
jī yì
携持奏议。《后汉书·刘虞传》:“二年, 冀州 刺史 韩馥 , 勃海 太守 袁绍 及 山 东诸将议,以朝廷幼冲,逼於 董卓 ,远隔关塞,不知存否,以 虞 宗室长者,欲立为王。乃遣故 乐浪 太守 张岐 等齎议,上 虞 尊号。”
- 熟议
shú yì
仔细计议。
- 竑议
hóng yì
宏论。
- 雅议
yǎ yì
风雅地议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