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计年
jì nián
1.计算年龄;考虑年龄。 《宋书·王华传》:“若才实拔羣,进宜尚德,治 阿 之宰,不必计年,免徒之守,岂限资秩。”《魏书·酷吏传·李洪之》:“ 洪之 始见 元后 ,计年为兄。” 宋 陈师道 《谢傅监》诗:“论交不计年,取材忘其愚。” 2.计算岁月多少。 宋 胡宿 《周大象可秘书丞任利有可殿中丞陈之损可右赞善大夫制》:“国家制法以检官成,计年而攷吏治,劳能者进,否劣知劝。” 明 都穆 《南濠诗话》:“ 吴师道 诗云:‘学诗浑似学参禪,竹榻蒲团不计年。’”
- 首计
shǒu jì
首谋。
- 非计
fēi jì
非良策;失策。
- 文计
wén jì
文书与会计簿籍。
- 计扃
jì jiōng
计省的扃钥。指三司的大权。
- 科计
kē jì
估量;计算。清 马建忠 《适可斋记言·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》:“今后至少科计,每县吸食以十万人计,每人日损半文,一县得钱五十千,一年得钱一万八千串。”
- 术计
shù jì
权术计谋。
- 留计
liú jì
1.留意计算,仔细筹划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今无臣事 秦 之名,而有强国之实,臣固愿大王之少留计。” 鲍彪 注:“留计,留意计之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文帝前八年》:“所谓假贼兵,为虎翼者也。愿陛下少留计!” 2.谓搁置原定计划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使 秦 而欲屠 赵 ,不顾一子以留计,是抱空质也。” 鲍彪 注:“留,不决也。”
- 随计
suí jì
本谓应征召之人偕计吏同行﹐后遂以"随计"指举子赴试。
- 计想
jì xiǎng
1.算计,打算。 2.料想。
- 作计
zuò jì
打算
- 称计
chēng jì
计算。
- 情计
qíng jì
犹处境。
- 计论
jì lùn
1.计较;较量。 2.计议讨论。
- 计穷
jì qióng
谓再无办法可想。
- 计挍
jì jiào
见“ 计较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