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计资
jì zī
1.谓计较施舍资财。 唐 韩愈 《送僧澄观》诗:“ 僧伽 后出 淮 泗 上,势到众佛尤恢奇; 越 商胡贾脱身罪,珪璧满船寧计资。” 2.合计耗资。 清 方履籛 《怀远县重修涂山大禹庙碑》:“盖经始於某月日,落成於某月日,鳩工若干,计资若干,礼也” 3.计算年资。 宋 袁燮 《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罗公行状》:“朝廷平时选置牧守,尽如内郡,按格计资,以补其闕,此固不足以得人矣。”
- 计食
jì shí
指朝廷的俸禄。
- 户计
hù jì
民户、站户、军户。
- 计节
jì jié
计使的符节。
- 志计
zhì jì
心计;谋划。
- 遗计
yí jì
1.犹失策。 2.指死者留下的计谋、计划等。 3.遗留财产。计,生计,指财产。
- 计开
jì kāi
逐项开列。清单行头习惯用此二字提冒。
- 计挂
jì guà
记挂。计,通“ 记 ”。
- 计费
jì fèi
计算费用。
- 苦计
kǔ jì
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。
- 火计
huǒ jì
即伙计。
- 计校
jì xiào
见“ 计较 ”。
- 定计
dìng jì
制定计策或办法
- 计部
jì bù
1.刑部。 2.明清以称户部。 3.旧指财政部。
- 追计
zhuī jì
盘算思索以往的人或事。晋 陆机 《叹逝赋》序:“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,或凋落已尽,或仅有存者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送从弟谋归江陵序》:“追计往时咎过,日夜反覆,无一食而安於口、平於心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义熙五年》:“或数日不食,或达旦不寐,追计平生成败得失,独语不止。”
- 计路
jì lù
合计,打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