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自计
zì jì
犹自忖。 自己估量。
- 计赚
jì zhuàn
设计骗取。
- 私计
sī jì
1.个人的计划或打算。 2.私下考虑或估计。 3.私人的生计。
- 远计
yuǎn jì
1.考虑深远。 2.长久之计。
- 计过
jì guò
1.计算、检讨过失。 2.失策。
- 计度
jì dù
1.计算量度。 2.估计;料想。 3.计较;衡量。 4.谋画。
- 秋计
qiū jì
秋季的政事。
- 计车
jì chē
计吏所乘的车。宋 赞宁 《宋高僧传·习禅五·慧恭》:“年十七,举进士,名随计车。将到京闕,因游 终南山 奉日寺 。” 明 黄淳耀 《释褐后寄伟恭》诗:“ 崇禎 十六载,南宫开选场,当春寇未退,计车颇旁皇。” 清 全祖望 《厉樊榭墓碣铭》:“其为诸生也, 李穆堂 阁学主试事,闈中见其谢表而异之,曰:‘是必诗人也。’因録之。计车北上, 汤侍郎 西崖 大赏其诗。”
- 面计
miàn jì
当面计议。
- 收计
shōu jì
关闭清点。
- 掌计
zhǎng jì
1.掌管计簿之事。 2.掌握考核。
- 财计
cái jì
1.财货。计,登记财物的簿册。 2.指理财之事。
- 毒计
dú jì
形容在行动之前,使用目的狠毒、致命的想法,并通过隐秘计划,得到起加害作用或应对的一种计策。
- 计略
jì lüè
谋略。
- 长计
cháng jì
1.求取长远利益的谋略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 楚国 僻陋,託东海之上。寡人年幼,不习国家之长计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立国日浅,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。”《魏书·袁翻传》:“一二年后,足食足兵,斯固安边保塞之长计也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主进》:“古之大臣,於政事无所不达,於社稷之长计无所不周。” 2.良谋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“ 先主 从之, 权 果輟计” 裴松之 注引《献帝春秋》:“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,借枢於 操 ,使敌乘其隙,非长计也。”
- 谬计
miù jì
错误谋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