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官计
guān jì
对官吏的考绩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八灋治官府……八曰官计,以弊邦治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官计,谓三年则大计羣吏之治而诛赏之。”
- 盘计
pán jì
盘算,计算。
- 计极
jì jí
最根本的规律。
- 本计
běn jì
1.根本之计。 2.原来的打算。
- 房计
fáng jì
私房资财,嫁妆。
- 议计
yì jì
意见和计策。
- 计虑
jì lǜ
计议谋虑。
- 校计
xiào jì
1.计算,核算。 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愿陛下校计缮修之费,永念百姓之劳,罢将作之官,减彫文之饰。”《魏书·朱元旭传》:“ 元旭 入见,於御座前屈指校计 寳夤 兵粮乃踰一年,事乃得释。” 2.犹计较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朱桓传》:“ 桓 素气高,耻见部伍,乃往见 琮 ,问行意,感激发怒,与 琮 校计。”《北齐书·王昕传》:“至尊亲为人兄,尊为人主,安可与校计。” 明 李东阳 《书石勒听讲图后》:“且 勒 亦非真达义理、识事势,不过校计於利害之私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李八缸》:“无何,翁大渐,寻卒。幸兄贤,斋葬之谋,勿与校计。”
- 度计
dù jì
谋划。
- 计设
jì shè
设法。
- 计课
jì kè
谓计算、征收赋税。
- 意计
yì jì
1.意图,心计。 2.意料。
- 断计
duàn jì
验证核计。
- 归计
guī jì
1.听从计策。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僕委心归计,愿足下勿辞。”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愿归计彊 汉 ,遣子入侍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归计,谓归附而受计策也。” 2.回家乡的打算、办法。 宋 陆游 《行在春晚有怀故隐》诗:“归计已栽千箇竹,残年合掛两梁冠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移防》:“吾兄日图归计,路阻难行,何不随营前往。” 郭沫若 《创造十年续篇》二:“只领到一年前毕业回国时所应领的归国费,结局是仍然不能不作归计。”
- 计疏
jì shū
1.计谋疏失。 2.谓疏奏大计文书。
- 计学
jì xué
旧指经济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