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计左
jì zuǒ
谓计虑不当,无助于事。
- 罗计
luó jì
印度 占星术名词。 罗睺和计都的并称。
- 立计
lì jì
1.设下计谋。北周 庾信 《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》:“ 太祖 与公书云:由公立计,果如所谋。” 2.决意;打算。 明 李贽 《复焦弱侯书》:“我之所以立计就兄者,以我年老,恐不能待也。” 鲁迅 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诚若为今立计,所当稽求既往,相度方来,掊物质而张灵明,任个人而排众数。” 3.立业;谋生。 元 李致远 《还牢末》第一折:“他与我生男长女,立计成家。”
- 点计
diǎn jì
点检计算。
- 量计
liáng jì
用来测量或指示量的仪器,通常配有刻度尺或刻度盘
- 豫计
yù jì
预先估计或推测。
- 计省
jì shěng
1.宋 代管理国家财经事务最高行政机关三司的别称。《宋史·职官志二》:“三司之职,国初沿 五代 之制,置使以总国计,应四方贡赋之入,朝廷不预,一归三司。通管盐铁、度支、户部,号曰计省。位亚执政,目为计相。其恩数廪禄,与参、枢同。” 宋 文同 《谢转官表》:“是使吏闈之蕞品,亦升计省之中行。” 2.察考。 元 袁桷 《信州贵溪县杨林桥记》:“二千年来著律令者,长吏率遵守文具,饰传舍,除驛道为急;使者所弗至,不復计省民所必趋而顓受其害。”
- 计侯
jì hòu
汉 张苍 以列侯主计,故称“计侯”。 后以称三司使。
- 默计
mò jì
默默考虑。宋 苏轼 《司马温公行状》:“公默计此大事,不可不使 琦 知。” 克非 《春潮急》二:“见到一别十年的老熟人, 李克 异常兴奋。还在从部队上动身回来之前,他就默计过,这些人将成为农业社的支柱,相信他们将表现出比从前向 张长颈 斗争时还要大得多的劲头。”
- 计直
jì zhí
亦作“ 计值 ”。计算货物的价值。
- 计牒
jì dié
计省的文书。宋 王安石 《与孙子高书》:“此月奉计牒当渡 江 南,十一日尽室行。” 宋 汪应辰 《福州到任谢太上表》:“伏念臣起自书生,远随计牒,在庭多士,首蒙擢第之荣,去国累年,两被赐环之宠。”
- 计意
jì yì
考虑;计较。
- 顾计
gù jì
顾惜考虑。
- 虑计
lǜ jì
思虑筹划。
- 权计
quán jì
1.筹划;谋划。 2.指计谋。 3.权宜之计。
- 计构
jì gòu
策划勾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