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昆仑觞
kūn lún shāng
酒名。
- 滥觞之作
làn shāng zhī zuò
不好事物的起源,泛滥过分的意思。
- 称觞上寿
chēng shāng shàng shòu
举杯饮酒,表示祝寿。《陈书·侯安都传》:“明日, 安都 坐于御坐,賓客居羣臣位,稱觴上壽。”《北史·宇文護传》:“每四時伏臘, 武帝 率諸親戚,行家人禮,稱觴上壽,榮貴之極,振古未聞。” 徐特立 《致张敬尧的公开信》:“营长做寿一次,由都总按户派捐,称觞上寿。”
- 清歌流觞
qīng gē liú shāng
古语中,流觞一般用于水宴上,酒杯随水流到哪里就该谁喝酒的意思,清歌流觞,酒杯到了谁那里谁就唱歌。
- 曲水流觞
qū shuǐ liú shāng
古民俗,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,流到谁面前,谁就取下来喝,可以祓除不吉利
- 走斝飞觞
zǒu jiǎ fēi shāng
指欢宴畅饮。斝、觞,酒器。 元 张可久 《寨儿令·秋日宫词》曲:“泛羽流商,走斝飛觴,笑語間笙簧。”亦作“ 走斝傳觴 ”。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日逐講文論武,走斝傳觴,弦歌吹舞,朝去暮回,無般兒不樂。”
- 秋觞别恋
qiū shāng bié liàn
终于看到天空与太阳,一般与拨开乌云连用,比喻坏日子熬出头了。
- 衔觞赋诗
xián shāng fù shī
握着酒杯作诗。出自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衔觞赋诗,以乐其志。”
- 羽觞随波
yǔ shāng suí bō
谓注酒于觞,浮于流水,随波传送。为古代上巳日游宴之俗。
- 觞酒豆肉
shāng jiǔ dòu ròu
觞,古代盛酒器;豆,古代盛食器。泛指饮食。
- 流觞曲水
liú shāng qǔ shuǐ
古代习俗,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( 三国 魏 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),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,认为可祓除不祥。后人仿行,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,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,任其顺流而下,杯停在谁的面前,谁就取饮,称为“流觞曲水”。 晋 王羲之 《兰亭集序》:“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觴曲水。” 宋 苏轼 《和王胜之》之二:“流觴曲水无多日,更作新诗继永和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二三:“流觞曲水,不但仿古人馀韵,而且有趣。”亦作“ 流杯曲水 ”。 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三月三日,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,为流杯曲水之饮。”亦省作“ 流觴 ”。 宋 欧阳修 《三日赴宴口占》:“共喜流觴修故事,自怜霜鬢惜年华。” 清 刘大櫆 《游黄山记》:“巨石镇其中流,平濶如臺,其上可布席而坐,其下可流觴。” 朱自清 《潭柘寺戒坛寺》:“只是流觞亭雅得那样俗,在石地上楞刻着蚯蚓般的槽;那样流觞,怕只有孩子们愿意干。”
- 竹枝觞
zhú zhī shāng
用竹筒做成的酒杯。
- 燕羽觞
yàn yǔ shāng
旧时一种狭长而两旁有羽翼状装饰的酒杯。
- 飞觞
fēi shāng
1.举杯或行觞。 2.指传杯行酒令。
- 觞次
shāng cì
宴饮之所。指酒楼,酒家。
- 燕觞
yàn shāng
宴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