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云衫
yún shān
轻而薄的衣衫。
- 凉衫
liáng shān
南宋 士大夫的白色便服。 绍兴 末,诏用 朱熹 言,罢紫衫,以凉衫视事。至 乾道 初年,礼部侍郎 王曮 又以凉衫纯素,似凶服,奏请除乘马道途许服外,馀不得服。自后凉衫只用为凶服。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故事二》:“近岁京师士人朝服乘马,以黲衣蒙之,谓之‘凉衫’。”《爱日斋丛钞》卷五引 宋 韩元吉 《桐阴旧话》:“京师朝例,公服乘马,因中官及班行製褐紬为衫者,施於公服之上,号‘凉衫’……今则遍於天下间,用为吊服。 绍兴 末暂罢紫衫,至以凉衫见。”参阅《宋史·舆服志五》。
- 褊衫
biǎn shān
一种僧尼服装。 开脊接领,斜披在左肩上,类似袈裟。 元 吴昌龄 《东坡梦》第一折:“向年间为师父娘做满月,赊了一副猪臟没钱还他,把我褊衫都当没了。” 清 褚人穫 《坚瓠四集·僧还俗》:“和尚讨家婆,脱褊衫,着綺罗。”
- 七寸青衫
qī cùn qīng shān
青衫有读书人的意思。古代的学子都是穿青色的服装,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校服。就是说,生下来的孩子天生是读书的材料,将来的学问会很好。青衫还有一层意思是当官的意思。
- 司马青衫
sī mǎ qīng shān
司马:古代官名,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。 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。形容极度悲伤。
- 团衫
tuán shān
1.女真族妇女上衣。 2.元朝北方汉族妇女的礼服。
- 紫凰衫
zǐ huáng shān
- 棠苎襕衫
táng zhù lán shān
古代士人的一种衣服。
- 大袖衫
dà xiù shān
说到大袖衫,就不能不提《簪花仕女图》。
- 兽文彩衫
shòu wén cǎi shān
兽文彩衫唐初皇帝田猎时侍卫所穿的一种服装。
- 偏衫
piān shān
僧尼的一种服装。开脊接领,斜披在左肩上,象袈裟之类的法衣。
- 窄衫
zhǎi shān
窄衫特指短小而紧窄的衣衫。
- 裙衫
qún shān
裙子和衣衫。亦泛指衣服。《梁书·任昉传》:“既至无衣,镇军将军 沉约 遣裙衫迎之。”《南史·刘歊传》:“以一千钱市成棺,单故裙衫,衣巾枕履。” 柯岩 《奇异的书简·船长》:“明媚的阳光,彩色的裙衫,童声稚气的欢笑,一下子使得 汉堡 港这支一百多年的古曲,焕发出青春的明丽,奏出了奇异而动人的旋律。”
- 牟衫
mù shān
用牛毛捻线织成的衣服。
- 罩衫
zhào shān
罩衣
- 襕衫
lán shān
古代士人之服。 因其于衫下施横襴为裳,故称。其制始于 北周 ,后世沿袭, 明 清 时为秀才举人公服。 唐 韦绚 《刘宾客嘉话录》:“大司徒 杜公 在 维扬 也,尝召宾幕闲语:‘我致政之后,必买一小駟八九千者,饱食讫而跨之,著一麤布襴衫,入市看盘铃傀儡,足矣。’”《说郛》卷十引 后蜀 马鉴 《续事始·襴衫》:“ 唐 马周 上议曰:‘臣寻究《礼经》无衫服之文, 三代 以布为深衣。今请於深衣之下添襴及裙名曰襴衫,以为上士之服,其开袴者名曰舒袴衫,庶人服之。’詔从之。今之公服盖取襴衫之制。”《宋史·舆服志五》:“襴衫。以白细布为之,圆领大袖,下施横襴为裳,腰间有辟积。进士及国子生、州县生服之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八回:“旁边却站着一个方巾,襴衫,十字披红,金花插帽,满脸酸文,一嘴尖团字儿的一个人。原来那人是……冒考落第的一个秀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