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表蕝
biǎo jué
古代祭祀或演习朝会礼仪时,用以表位之茅蕝。
- 表欵
biǎo kuǎn
表达诚意,表示效忠。
- 履历表
lǚ lì biǎo
记载个人社会经历的表格。
- 海况表
hǎi kuàng biǎo
1.海面光滑如镜。 2.波纹。 3.波浪很小,波峰开始破裂,但浪花不是白色,而是玻璃色的。 4.波浪不大,但很触目,波峰契裂,其中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——白浪。 5.波浪具有很明显的形状,到处形成白浪。 6.出现高大波峰,有浪花的波顶占了波峰上很大的面积,风开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。 7.波峰上被风削去的浪花开始沿波浪斜面伸长成带状,有时波峰出现风暴波的长波形状。 8.风削去的浪花带布满了波浪的斜面,并且有些地方达到波谷。 9.稠密的浪花带布满了波浪斜面,海面因而变成白色,只在波底有些地方才没有浪花。 10.整个海面布满了稠密的浪花层,空气中充满了水滴和飞沫,能见度显著降低。
- 体元表正
tǐ yuán biǎo zhèng
犹言体元居正。表正,仪表天下,法正万国。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病后杂谈》引 清 刘景伯 《蜀龟鉴》:“是编以元年正月终者,非徒谓体元表正,蔑以加兹。”
- 表仪
biǎo yí
1.犹法度。 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:“陈之艺极,引之表仪。”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春秋左传上》:“立木以示人谓之表,又谓之仪……表仪与艺极义相近,皆所以喻法度也。”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明主者,一度量,立表仪,而坚守之。”《荀子·成相》:“君法明,论有常,表仪既设民知方。” 2.表率,仪范。《鹖冠子·学问》:“天官者,表仪祥兆,下之应也。” 陆佃 解:“百官取揆,故曰表仪。” 唐 陆龟蒙 《幽居赋》:“ 荀勗 乃天下表仪, 裴秀 为朝端领袖。”
- 职工代表大会制
zhí gōng dài biǎo dà huì zhì
- 法定代表人
fǎ dìng dài biǎo rén
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、履行民事义务的人。如工厂的厂长、学校的校长等。
- 买表
mǎi biǎo
这是一句粗话,发泄情绪
- 出尘之表
chū chén zhī biǎo
超出尘俗的仪表。 比喻丰姿清奇潇洒。
- 表示
biǎo shì
1.用言行表现出 2.用记号或符号示意 3.显示某种意义
- 表姐妹
biǎo jiě mèi
姑母、舅父或姨母的女儿
- 诠表
quán biǎo
解释和表达。
- 表壳
biǎo ké
表壳通常是指手表主体的外壳部件,其作用是包容并保护手表的内在部件(机芯、表盘、表针等等),与表壳紧密相连的部件有:表镜、底盖、表冠、按掣等。
- 表叔
biǎo shū
姑奶奶的儿子或姨奶奶或姨祖父的儿子叫表叔
- 即兴表演
jí xìng biǎo yǎn
在音乐上指即席创作或自由演奏的一段音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