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蒙头转向
mēng tóu zhuàn xiàng
蒙:迷糊,昏迷;转向:迷失方向。形容头脑昏迷,不清晰。
- 蒙袂辑屦
méng mèi jí jù
袂:袖子;辑:拖着不使脱落;屦:鞋。用袖子蒙着脸,脚上拖着鞋。形容十分困乏的样子。
- 蒙昧无知
méng mèi wú zhī
蒙昧:知识未开。没有知识,不明事理。指糊涂不懂事理。
- 蒙以养正
méng yǐ yǎng zhèng
指从童年开始,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。
- 蒙冤
méng yuān
蒙冤受屈,蒙冤而死
- 蒙昧
méng mèi
1.指未开化的原始状态 2.愚昧,不通事理
- 蒙覆
méng fù
覆盖;掩蔽。
- 蒙奏
méng zòu
盲乐师的演奏。 语本《诗·大雅·灵台》:“矇瞍奏公。” 南朝 齐 谢朓 《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》诗:“九畴式序,三辟再清。虞箴罔闕,矇奏传声。”
- 蒙伐
méng fá
上面画有花纹的盾牌。蒙,通“ 厖 ”。
- 蒙辜
méng gū
受罪。
- 蒙养
méng yǎng
1.潜心修养。语本《易·蒙》:“蒙以养正,圣功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能以蒙昧隐默,自养正道,乃成至圣之功。”《文物》1963年第4期:“墨之溅笔也以灵,笔之运也以神。墨非蒙养不灵,笔非生活不神。能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,是有墨而无笔也;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,是有笔而无墨也。” 2.教育童蒙。 宋 苏辙 《题张安道乐全堂》诗:“晚岁事蒙养,敛退就此堂。” 清 刘大櫆 《祭张十二郎文》:“孰谓汝方在蒙养也,而忽焉影削,不保其向聚之形。”又如 清 代末年有蒙养院。
- 蒙胧
méng lóng
1.月光不明貌;模糊不清貌。 2.濛朧:模糊不清貌。
- 蒙瞢
méng méng
盲人。亦用作自谦之辞。
- 蒙古
měng gǔ
蒙古(měng-) : ①民族名。唐时始见史书记载。初居额尔古纳河流域,后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,过着游牧生活。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各部,建立蒙古汗国。此后展开大规模军事活动,先后攻灭西辽、西夏、金、大理、南宋,统一全国,建立元朝,势力远及中亚和南俄等地。 ②中亚内陆国。在中国和俄罗斯间。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。人口231万(1995年)。首都乌兰巴托。全境为高原。气候干旱。草原分布广,南部为戈壁区。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。工业以畜产加工最重要。铜钼矿开采有相当规模。
- 蒙夫
méng fū
蒙昧无知的人。
- 蒙冒
méng mào
1.蒙蔽;庇护。 2.愚暗冒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