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荆刘拜杀
jīng liú bài shā
元 时著名南戏《荆钗记》、《白兔记》、《拜月记》、《杀狗记》的合称。
- 荆凡
jīng fán
西周 时代的 荆国 ( 楚国 )和 凡国 。
- 荆三棱
jīng sān léng
草名。亦称三棱草。多生沼泽地。茎柔韧可织物或造纸,块茎富含淀粉,可酿酒。中医学上以干燥块茎入药,主治癥瘕积聚等症。
- 肉袒负荆
ròu tǎn fù jīng
1.赤裸上身,背着荆条请罪,表示愿受责罚 2.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--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- 荆笄
jīng jī
用荆枝制成的发簪。 借指贫妇。
- 荆轲刺秦
jīng kē cì qín
指的是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,前往秦国刺杀秦王。
- 荆杞
jīng qǐ
1.指荆棘和枸杞,皆野生灌木,带钩刺,每视为恶木。因亦用以形容蓁莽荒秽、残破萧条的景象。 2.喻奸臣。
- 荆扉
jīng fēi
柴门。
- 荆棘律
jīng jí lǜ
见“ 荆棘剌 ”。
- 穿荆度棘
chuān jīng dù jí
穿越荆棘丛生处。喻多经艰难路途。《西游记》第六四回:“原來那 孫大聖 與 八戒 、 沙僧 ,牽着馬,挑着擔,一夜不曾住脚,穿荆度棘,東尋西找。”
- 山荆
shān jīng
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。
- 大荆
dà jīng
1.植物名,即牡荆。《资治通鉴·齐和帝中兴元年》:“ 东昏侯 自为市録事,小有得失,妃则予杖;乃敕虎賁不得进大荆、实中荻。” 胡三省 注:“大荆,牡荆也,俗谓之黄荆,以为箠杖。” 2.指今 陕西 富平县 境内的 荆山 。在 甘泉山 (今 陕西 淳化 境)之南。 汉 王褒 《甘泉宫颂》:“ 甘泉山 ,天下显敞之名处也,前接 大荆 ,后临北极。”
- 树荆棘得刺,树桃李得荫
shù jīng jí de cì,shù táo lǐ de yīn
比喻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。 《警世通言·老门生三世报恩》:“ 蒯公 大喜,想道:‘树荆棘得刺,树桃李得荫’,若不曾中得这个老门生,今日身家也难保。”
- 两荆
liǎng jīng
北魏 时 荆州 和 东荆州 的合称。《资治通鉴·南齐和帝中兴元年》:“请使两 荆 之众西拟 随 、 雍 , 扬州 之卒顿于 建安 ,得捍 三关 之援。” 胡三省 注:“两 荆 ,谓 魏 置 荆州 於 穰城 、 东荆州 於 沘阳 也。”
- 荆棘丛生
jīng jí cóng shēng
荆棘:荆条蒺藜;丛:聚集成堆。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。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,困难极多。
- 荆藜
jīng lí
1.泛指蔓生山野的恶木莠草。 2.指劣质木料制的手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