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苦差
kǔ chāi
条件艰苦的差事;得不到多大好处的差事
- 腌苦
yān kǔ
谓受苦得非常厉害。
- 仇大苦深
chóu dà kǔ shēn
形容受尽剥削压迫的苦,有很大的仇恨。
- 道旁苦李
dào páng kǔ lǐ
比喻不被重视的人。
- 攒眉苦脸
zǎn méi kǔ liǎn
攒:紧皱眉头。眉头紧蹙,苦着脸儿。形容面部表情极其愁苦。
- 苦恼子
kǔ nǎo zǐ
可怜。
- 风尘苦旅
fēng chén kǔ lǚ
形容旅途奔波,忙碌劳累,辛苦。(“风尘”是用两个名词作形容词用。)
- 寒窗苦读
hán chuāng kǔ dú
寒窗苦读1:名词作状语,寒窗:在寒冷的窗下苦读:形容读书的艰辛整句:在寒冷的窗下用功读书别名:十年窗下,十载寒窗。
- 苦诤
kǔ zhèng
1.犹苦争。諍,通“争”。 2.苦谏。
- 苦夏
kǔ xià
1.指在进入夏季后由于气温升高,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,进食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并伴有低热(体温在37℃-- 2.4℃之间波动),身体乏力、疲倦、精神不振,工作效率降低和体重减轻的现象。
- 备尝辛苦
bèi cháng xīn kǔ
备:尽、全。尝:经历。受尽了艰难困苦。
- 备尝艰苦
bèi cháng jiān kǔ
备:全、尽;尝:经历。 受尽了艰难困苦。
- 四苦
sì kǔ
1.佛教以生、老、病、死为四苦。见《大乘义章》三。 2.南朝宋谢灵运《山居赋》:“其竹则二箭殊叶,四苦齐味。”自注:“四苦,青苦、白苦、紫苦、黄苦。”这是说苦笋的外壳虽然颜色不同,但苦味是一样的。
- 苦器
kǔ qì
佛教语。 指人的肉身。佛教以身为受苦之器,故称。
- 酸咸苦辣
suān xián kǔ là
指各种味道。 比喻幸福、痛苦等各种境遇。同“酸甜苦辣”。
- 咸胜苦
xián shèng kǔ
咸胜苦在古代是苦伤气治疗学术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