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艳词
yàn cí
1.亦作“ 艳辞 ”。 亦作“艷词”。艳丽的文辞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杂文》:“甘意摇骨体,艳词动魄识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故才高者菀其鸿裁,中巧者猎其艳辞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采诗官》诗:“郊庙登歌赞君美,乐府艳词悦君意。” 刘师培 《南北文学不同论》:“ 曹植 词赋……及其弊也,则採摘艳辞,纤冶伤雅。” 2.常指描写情爱的诗词。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艺文三》:“ 和鲁公 凝 有艷词一编,名《香奩集》。” 明 唐顺之 《送陆训导序》:“夫古声诗之义不传,而艳词丽曲譁於民间,此最教化者之所禁也。” 清 褚人穫 《坚瓠补集·詹天游》:“ 詹天游 以艳词得名。” 3.情话;浮艳轻薄的话。《资治通鉴·后汉高祖乾祐元年》:“ 蜀 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、同平章事 徐光溥 坐以艳辞挑 前蜀 安康长公主 ,丁酉罢守本官。”
- 艳説
yàn shuō
1.文辞绮丽的辩说。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:“綺丽以艳説,藻饰以辩雕,文辞之变,於斯极矣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 屈平 联藻於日月, 宋玉 交彩於风云。观其艳説,则笼罩《雅》《颂》。” 2.艳羡地评说。 清 洪亮吉 《漫赋截句》之三:“才人艳説 李深之 ,束髮能题七字诗。” 郭沫若 《题三江程阳桥》诗:“艳説林溪风雨桥,桥长廿尺四寻高。”
- 艳女
yàn nǚ
美艳的女子。多指歌女、舞女。
- 襃艳
bāo yàn
指 周 褒姒 。
- 柳夭桃艳
liǔ yāo táo yàn
形容女子貌美。
- 夭艳
yāo yàn
1.见“夭艳”。 2.亦作“夭艷”。艳丽。
- 艳阳天
yàn yáng tiān
明媚的春天
- 艳声
yàn shēng
娇美的声音。
- 国艳
guó yàn
1.国中最艳丽的花,多指牡丹。宋 苏轼 《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》诗之四:“国艳夭饶酒半酣,去年同赏寄僧簷。” 宋 吴文英 《汉宫春·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》词:“花姥来时,带天香国艳,羞掩名姝。” 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中:“ 宋景文 与兄 元宪 少时,尝謁 杨大年 ,坐中赋落花诗。 元宪 云:‘ 金谷 路尘埋国艳, 武陵 谿水泛天香。’” 2.国色。指绝色女子。 宋 王安石 《上元夜戏作》诗:“尽道满城无国艳,不知朱户锁嬋娟。”
- 嘉艳
jiā yàn
1.亦作“嘉艳”。艳丽。多指花。 2.见“嘉艷”。
- 艳唱
yàn chàng
艳情的歌唱。
- 艳品
yàn pǐn
指美女。
- 哀艳
āi yàn
形容文辞凄切而华丽。语出唐·柳冕《与徐给事论文书》:“自屈宋已降,为文者本於哀艳,务於恢诞,亡於比兴,失古义矣。”
- 艳史
yàn shǐ
关于男女爱情的故事(通常指暗地里的事)。
- 发艳
fā yàn
显现出艳丽的容貌或色彩。
- 艳卉
yàn huì
艳丽的花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