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塞井焚舍
sāi jǐng fén shě
填井烧屋,表示决心死战。
- 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
qiè ér bù shě,jīn shí kě lòu
不断地刻镂。形容坚持不懈
- 不舍得
bù shě de
不愿意割舍;不忍心。
- 作舍道边
zuò shě dào biān
在路旁筑室,和过路人商量。 比喻各有各的说法,事情没法做成功。
- 舍身
shě shēn
1.佛教徒为宣扬佛法,或为布施寺院,自作苦行,谓之“捨身”。六朝时此风最盛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 大通 元年……三月辛未,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。”《隋书·五行志上》:“是时帝崇尚佛道……数诣 同泰寺 ,捨身为奴,令王公已下赎之。”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圆通居士》:“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 ,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,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。”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城隍出巡》:“出巡之时,皆以八人肩舆,舁藤像而行。有捨身为马僮者,有捨身为打扇者。” 2.牺牲自己。 明 叶宪祖 《鸾鎞记·秉操》:“我 鱼惠兰 ,只为姊妹情深,捨身相代。” 3.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,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。后亦用于为国家、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。 陈去病 《辑<陆沉丛书>初集竟题首》诗:“誓死肯从穷髮国,舍身齐上断头臺。”
- 邨舍
cūn shè
农村房舍。
- 谒舍
yè shè
客舍。
- 老舍
lǎo shě
老舍(1899-1966) : 小说家,剧作家。 原名舒庆春,字舍予,北京人。满族。1924年去英国任教,后参加文学研究会。回国后任山东大学教授。1936年起专事创作。1946年去美国讲学。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作协副主席。曾获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。著有长篇小说《骆驼祥子》、《四世同堂》,剧本《龙须沟》、《茶馆》等。有《老舍文集》。
- 竹园精舍
zhú yuán jīng shè
即竹林精舍。《说郛》卷七七引 晋 道安 《西域志》:“ 摩訶赖国 有 阿耨达山 , 王舍城 在山东南, 竹园精舍 在城西,有佛六年苦行处。”参见“ 竹林精舍 ”。
- 舍身成仁
shě shēn chéng rén
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。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。
- 起居舍人
qǐ jū shè rén
职官名。主修《起居注》。
- 南宫舍人
nán gōng shè rén
见“ 南省舍人 ”。
- 交和而舍
jiāo hé ér shè
1.古代军事用语,有两种含义。 2.两军相对而住扎。 3.两军相对与罢弃。
- 舍命全交
shě mìng quán jiāo
幽州人羊角哀夜读,左伯桃冒雪自羌奔郢都,腹饥求宿,羊角哀盛款之,结为兄弟,并亲伴左伯桃赴郢都,天寒风雪交加,左脱衣予羊,冻死荆轲山桑树下。
- 十二舍
shí èr shè
指人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及其感觉的对象。
- 舍与
shě yǔ
施舍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