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舍身图报
shě shēn tú bào
含义受了别人恩惠,牺牲生命也要报答。
- 园舍
yuán shè
别墅。
- 舍园
shè yuán
宅内庭院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下帷讲诵,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,或莫见其面,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,其精如此。”
- 舍然大喜
shě rán dà xǐ
舒心地喜悦
- 喜舍
xǐ shè
1.犹言愉悦地舍离。 2.谓行善施舍。 3.指乐于施舍。 4.见“喜捨”。
- 爱财舍命
ài cái shě mìng
指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钱财
- 舍命
shě mìng
舍弃生命;拼命
- 舍实听声
shě shí tīng shēng
不察实际,只听虚名。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实贡》:“ 周顯 拘時,故 蘇秦 ; 燕 噲 利虚譽,故讓 子之 :皆舍實聽聲,嘔哇之過也。”
- 舍命陪君子
shě mìng péi jūn zǐ
舍:舍弃;命;生命;陪:陪伴。 指不惜一切陪伴与跟随对方。
- 吏舍
lì shè
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。
- 同舍郎
tóng shè láng
同居一舍的郎官。后亦泛指僚友。
- 同舍生
tóng shě shēng
犹同学。舍,学舍。
- 同舍
tóng shè
1.所弃相同。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“人臣之所毁者,人主之所非也,此之谓同舍。” 2.共居一舍。舍,馆舍或官舍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﹝ 相如 ﹞客游 梁 。 梁孝王 令与诸生同舍。” 唐 韩愈 《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》:“归来捧赠同舍子,浮光照手欲把疑。” 宋 曾巩 《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》:“ 治平 三年夏,得 洪君 於京师,始合同舍之士,听其琴于 相国寺 之 维摩院 。” 3.住同一馆舍的人。《史记·万石张叔列传》:“其同舍有告归,误持同舍郎金去。” 4.指同僚。 唐 杜甫 《潭州送韦员外迢牧韶州》诗:“分符先令望,同舍有辉光。” 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九:“予在馆中时,盛暑中 傅崧卿 给事以冰餽同舍。” 清 吴伟业 《临江参军》诗:“同舍展欢謔,失语輒面斥。”
- 号舍
hào shè
1.古代州、郡等学舍。 2.即号子。
- 舍近取远
shě jìn qǔ yuǎn
舍去近处的,选取远处的。 形容做事走弯路。
- 舍友
shè yǒu
舍友:同一个宿舍住着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