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田舍郎
tián shè láng
1.农家子。多用以指乡野之人。 2.农家子。多用以指乡野之人。
- 田舍
tián shè
1.田地和房屋 2.泛指农村
- 大林精舍
dà lín jīng shè
古代中印度毗舍离城附近树林
- 大舍
dà shè
1.宋元以来对官僚富家子弟称“舍”。大舍,犹言大少爷,大公子。 2.新罗官名。
- 外舍
wài shè
1.在外住宿。《管子·戒》:“ 桓公 外舍,而不鼎馈。” 戴望 校正:“外舍,谓出宿於外。” 2.外戚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和熹邓皇后》:“及后有疾,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,不限以日数。后言於帝曰:‘宫禁至重,而使外舍久在内省,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,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,上下交损,诚不愿也。’” 李贤 注:“外舍,外家。”《后汉书·单超传》:“帝因如厕,独呼 衡 问:‘左右与外舍不相得者皆谁乎?’” 李贤 注:“外舍,谓皇后家也。”《魏书·刘彧传》:“ 彧 尝宫内大集而裸妇人观之,以为忻笑。其妻 王氏 以扇鄣面,独无所言。 彧 怒曰:‘外舍家寒乞,今共为笑乐,何独不视!’” 宋 江休复 《江邻几杂志》卷四:“ 张得一 自阁门副求正,副使引 曹佾 李璋 例, 王貂 作枢, 吴庞 为副,以 曹 李 中宫外舍之亲, 张 未服云:‘公朝岂私亲耶!’” 3.古以小学为外舍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,学小艺焉。履小节焉;束髮而就大学,学大艺焉,履大节焉。”又 宋 代太学为三舍,初学者入外舍,由外舍升内舍,由内舍升上舍。参阅《宋史·选举志三》。
- 舍我复谁
shě wǒ fù shuí
形容人敢于担当,遇有该做的事,决不退让。同“舍我其谁”。
- 备舍
bèi shè
谓俱藏入室。
- 舍德处
shè dé chǔ
见真空 。
- 处舍
chǔ shè
指营垒。
- 逾墙越舍
yú qiáng yuè shě
指翻墙越舍很快就走了。
- 墓舍
mù shè
坟地上供祭扫用的房舍。
- 禁舍开塞
jìn shě kāi sāi
指禁罚和赦免,开放和闭锁。
- 青堂瓦舍
qīng táng wǎ shè
堂:高大的屋子。青灰砖砌的堂屋,灰瓦盖顶的住房。指大瓦房。
- 王舍城
wáng shè chéng
1.地名。 即古 印度 曷罗闍姞 利呬城 。传说其西南 佛陀迦雅 为 释迦牟尼 成道之地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摩揭陀国下》:“石柱东北不远,至 曷罗闍姞利呬城 ( 唐 言 王舍 )……时 吠舍釐王 闻 频毗娑罗王 野处寒林,整集戎旅欲袭,不虞边候以闻,乃建城邑。以王先舍於此,故称 王舍城 也。” 唐 王勃 《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》:“ 王舍城 之宫闕,白玉犹存; 给孤独 之园林,黄金尚在。” 2.常借指佛国、佛寺。 唐 广宣 《驾幸圣容院应制》诗:“大 唐 国里千年圣,王舍城中百亿身。” 明 汤显祖 《欲游栖霞寺不果》诗:“ 金陵 王舍城, 摄山 有佳景。”
- 土舍
tǔ shè
土司的属官。
- 圜舍
huán shè
圆形小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