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郊舍
jiāo shè
谓宿于城郊。表示诚敬。
- 茶舍
chá shè
一般指与茶有关的房舍。
- 里舍
lǐ shè
1.私人住宅。 《后汉书·桥玄传》:“数月,復以疾罢,拜太中大夫,就医里舍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灵帝光和二年》:“时 甫 ( 王甫 )休沐里舍。” 胡三省 注:“里舍,私第也。” 2.指家乡。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太后乃恐,悉罢中常侍小黄门,使还里舍。” 宋 叶适 《与赵丞相书》:“甫还里舍,祸变不测。先妣倾丧,方痛苦号呼。” 3.借指同乡里的人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犬奸》:“后里舍稍闻之,共为不平,鸣于官。”
- 趣舍
qù shè
1.见“ 趣舍 ”。 2.亦作“ 趣捨 ”。取舍。趣,通“ 取 ”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趣舍无定,谓之无常。”《魏书·李谐传》:“览成败於前迹,料趣捨於人情。” 宋 叶适 《奉议郎郑公墓志铭》:“百有餘年以来,士虽以其深者自命,而世之好恶趣舍犹不能尽合也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三》:“接其武者,唯 赵松雪 ,然 松雪 间出独剏,而 龙眠 一意摹倣,趣舍稍异耳。”
- 谏舍
jiàn shè
犹谏院。借指谏官。 宋 陈鹄 《耆旧续闻》卷四:“ 元禧 元年八月,敕:自今两省、諫舍、宗室、将军以上许乘狨毛煖座,餘悉禁止。”
- 魂舍
hún shè
经外奇穴名。
- 除舍
chú shè
1.整修、打扫房舍。表示恭敬待客之意。 2.官吏初上任所住宿的房舍。
- 退舍
tuì shè
1.退却;退避。 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子若欲战,则吾退舍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六:“ 庄王 受节,左右麾 楚 军退舍七里。” 唐 白居易 《<因继集>重序》:“卷末批云:‘更拣好者寄来。’盖示餘勇,磨礪以须我耳。余不敢退舍,即日又收拾新作格律诗共五十首寄去。” 王闿运 《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》:“寇伏其勇,咨且退舍。” 2.比不上;不敢与争。 宋 叶适 《题陈止斋帖》:“余尝评公不用诗家常律,及其意深义精,自成宫徵,而工诗者反皆退舍,殆过古人矣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艺林学山五》:“ 杜陵 用事之妙,絶出千古,即 子安 生 开元 间,亦当退舍。” 3.指星辰后移位置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其(指岁星)趋舍而前曰赢,退舍曰缩。”
- 顿舍
dùn shè
1.停留止息。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 荆 人因随之,三日三夜不顿舍,大破 李信 军。”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而 广 行无部曲行陈,就善水草顿舍,人人自便。” 颜师古 注:“顿,止也。舍,息也。” 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六:“戎主吹角为号,众即顿舍,环绕穹庐,以近及远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隆安二年》“詔诸军就顿” 元 胡三省 注:“顿者,军行顿舍之地。” 2.宿舍,住所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“臺遣镇监一人,共刺史、津主分明检押,给地赋田,各立顿舍。”《宋史·真宗纪一》:“乙未詔:幸 河北 ,所次顿舍给用,毋泛及州县。”
- 躁舍
zào shè
雀巢。
- 贫舍
pín shè
寒舍。 谦称自己的家。 宋 陆游 《春日》诗之一:“贫舍春盘还草草,暮年心事转悠悠。” 清 方文 《饮李三石兄弟宅留宿有赠》诗:“欲问 孝陵 先下泪,莫询贫舍最伤魂。”
- 贷舍
dài shè
宽宥,赦免
- 隐舍
yǐn shè
隐居的房舍。
- 邮舍
yóu shè
1.驿站,馆驿。 2.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。
- 驿舍
yì shè
驿站供来往人员住宿的房屋。也泛指旅店
- 进舍
jìn shè
1.犹入赘。 2.黎族民间旧俗,谓未正式成亲前,婿至翁家与未婚妻试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