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接舆狂
jiē yú kuáng
咏隐士或狂者
- 狂接舆
kuáng jiē yú
接舆 , 春秋 楚国 人,佯狂避世,故称。
- 接舆
jiē yú
春秋 楚 隐士,佯狂不仕。亦以代指隐士。
- 担舆
dān yú
肩舆。
- 抚舆
fǔ yú
犹扶舆。谓盘旋而上。
- 扶舆
fú yú
1.亦作“ 扶於 ”、“ 扶与 ”。犹扶摇。盘旋升腾貌。 汉 王褒 《九怀·昭世》:“登羊角兮扶舆,浮云漠兮自娱。” 唐 韩愈 《送廖道士序》:“气之所穷,盛而不过,必蜿蟺扶舆,磅礴而鬱积。” 明 刘基 《满庭芳·寿石末公》词:“收拾尽,乾坤清淑,为瑞在扶舆。” 孙中山 《祭伍秩庸博士文》:“南纪奥区,扶舆磅礴,篤生哲人,树立岳岳。” 2.亦作“ 扶於 ”、“ 扶与 ”。旋转貌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今鼓舞者,绕身若环,曾挠摩地,扶於猗那,动容转曲。” 高诱 注:“扶转,周旋,更曲意更为之。” 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:“ 高 注传写脱误,当作‘扶於,周旋也;转,更也;曲竟,更为之’……扶舆即扶於。”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扶舆猗靡,噏呷萃蔡。”舆,一本作“ 与 ”。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:“《淮南》所谓‘曾折摩地,扶与猗委’也。” 3.谓勉强扶持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十:“ 茅父 之为医也……发十言耳,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復如故。”《后汉书·宋均传》:“以疾上书乞免,詔除子 条 为太子舍人, 均 自扶舆诣闕谢恩。” 王先谦 集解引 沉钦韩 曰:“扶舆盖 汉 晋 人常言。《晋·山涛传》‘遂扶舆还 洛 ’,《刘寔传》‘遂自扶舆冒险而至’,《皇甫謚传》‘扶舆就道’,盖勉强扶持之意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宁传》:“又年疾日侵,有加无损,不任扶舆进路以塞元责。” 王闿运 《三祭酒鲍太夫人诔》:“观养扶舆,既涕且谈。”
- 执舆
zhí yú
谓执辔驾车。
- 扇舆
shàn yú
亦称“ 扇轿 ”。有门帘的轿。《宋史·礼志十八》:“诸王纳妃……亲迎,用涂金银装肩舆一,行障、坐障各一,方团掌扇四,引障花十树,生色烛笼十,高髻釵插并童子八人骑分左右导扇舆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内监·内臣辱朝士》:“ 万历 三十年,礼部侍郎 敖文楨 过 宣武门 ,遇三醉阉乘马突过,无端肆詈,且行凶肆殴,碎其扇轿。”
- 慕舆
mù yú
复姓。出 鲜卑 族。
- 舆愿
yú yuàn
众望。
- 网络舆情
wǎng luò yú qíng
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,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,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、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、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。
- 次生舆情
cì shēng yú qíng
当下热点事件中有一种舆论现象值得关注,就是一个地方曝出某个大丑闻后,这个地方常会连续性地曝出多起丑闻,可以称之为“次生舆情”(也就是次生丑闻)。
- 悬舆
xuán yú
1.谓辞官家居。汉 王充 《论衡·自纪》:“ 章和 二年,罢州家居,年渐七十,时可悬舆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平埧城南村》诗之一:“悬舆当何时,可使志愿毕。” 2.指致仕之年。即七十岁。 唐 张说 《唐故左庶子赡幽州都督元府君墓志铭》:“家无长物,士伏其清,年过悬舆,人伤其夭。”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 度 以年及悬舆,不復以出处为意。”参见“ 悬车 ”。
- 徒舆
tú yú
众人。
- 舆徒
yú tú
车马徒众。
- 彩舆
cǎi yú
彩轿。明 徐霖 《绣襦记·父子萍逢》:“遣良媒,行聘礼, 剑南 筑室且留伊,待赴任 成都 接彩舆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回:“央了钦天监选择了黄道吉日,打发了鼓吹彩舆去迎娶,择定了午正三刻拜堂合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