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自怜
zì lián
1.亦作“ 自怜 ”。自伤;自我怜惜。 汉 王褒 《九怀·通路》:“阴忧兮感余,惆悵兮自怜。” 晋 束晳 《贫家赋》:“行乞贷而无处,退顾影以自怜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神仙》诗:“镜中不相识,捫心徒自怜。” 唐 岑参 《初授官题高冠草堂》诗:“自怜无旧业,不敢耻微官。” 宋 欧阳修 《三日赴宴口占》:“共喜流觴修故事,自怜霜鬢惜年华。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学生和玉佛》:“惊扰詎云妄?奔逃只自怜。” 2.见“ 自怜 ”。
- 态然自若
tài rán zì ruò
自若:象平常一样。不以为意,神情如常。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,不慌不乱。
- 神态自若
shén tài zì ruò
解释:形容一个人很镇静,不慌张。
- 自快
zì kuài
自己寻得快乐。
- 自相惊忧
zì xiāng jīng yōu
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,造成不安。
- 自然志
zì rán zhì
叙述动物、植物和矿物的种类
- 隐忍自重
yǐn rěn zì zhòng
默默承受不想言明的痛苦,一边等待有利的时机,一边也在珍重自己。
- 行远必自迩
xíng yuǎn bì zì ěr
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,一步步前进。
- 登高必自
dēng gāo bì zì
登高一定从低的地方开始,远行一定从近的地方起步。
- 自必
zì bì
1.自己坚信;自以为必然。 2.犹必然。
- 洗心自新
xǐ xīn zì xīn
清洗心中污浊,改过自新。比喻认真悔改。
- 私心自用
sī xīn zì yòng
单凭自己的心意办事。 清 王韬 《瓮牖馀谈·西历缘起说》:“乃其後諸王竟私心自用,隨意加減年日之多寡。”
- 自德
zì dé
自德是一个汉语词语,是指自己在为人处事过程中,做到自我满意的、自我意识下的“自己”、做到自身标准的品德高尚,不去理会他人的看法。
- 得意自鸣
dé yì zì míng
鸣:表达。自以为了不起,表示很得意
- 欣然自得
xīn rán zì dé
心情舒适、自觉得意的样子。
- 泰然自得
tài rán zì dé
常用来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