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沐胥
mù xū
传说中的古 印度 国名。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燕昭王》:“﹝ 燕昭王 ﹞七年, 沐胥 之国来朝,则 申毒国 之一名也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二八四《天毒国道人》作“沐骨”。按, 申毒国 指古 印度 。
- 江胥
jiāng xū
涛神名。传说 春秋 时 伍子胥 为 吴王 夫差 所杀,尸投于江,化为波涛之神,故称。
- 村胥
cūn xū
犹村正。
- 斫胥
zhuó xū
复姓。
- 扶胥
fú xū
见“ 扶苏 ”。
- 胥戴
xū dài
拥戴。
- 胥成
xū chéng
重迭而生,对生。
- 胥怨
xū yuàn
相怨。 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。
- 胥徒
xū tú
本为民服徭役者。后泛指官府衙役。语本《周礼·天官·序官》:“胥,十有二人,徒,百有二十人。” 郑玄 注:“此民给徭役者,若今卫士矣。胥,读如如諝,谓其有才知,为什长。” 南朝 梁 何逊 《早朝车子听望》诗:“胥徒纷络绎,騶御或西东。” 唐 元稹 《韩皋吏部尚书赵宗儒太常卿制》:“是以选贤与能之柄,或碍於胥徒;冠婚丧祭之仪,不行於卿士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》诗:“胥徒费簿领,使客烦送迎。” 清 曹寅 《句容馆驿》诗:“胥徒復传舍,窣堵尚斜阳。” 章炳麟 《革命道德论》:“幕客者,其才望驾胥徒而上之。”
- 胥役
xū yì
1.同来服役。《逸周书·度训》:“力竟任壮、养老、长幼,有报,民是以胥役也。” 2.胥吏与差役。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回:“司市官不敢怠慢,引著一班胥役,一面晓諭,一面巡绰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此胥役託词取钱耳。” 章炳麟 《訄书·定律》:“其在胥役,则借一人之力,骫更文法,以罗织人罪,其戕贼下民,百倍於士卒。”
- 胥庭
xū tíng
太古帝王 赫胥氏 和 大庭氏 的并称。
- 幕胥
mù xū
泛指幕僚等掌文书的官员。
- 胥师
xū shī
古官名。掌管市场物价的小官吏。《周礼·地官·胥师》:“胥师各掌其次之政令而平其货贿,宪刑禁焉。”
- 山珍海胥
shān zhēn hǎi xū
犹言山珍海错。明 吴承恩 《谖堂永日图序》:“山珍海胥、鼎食宫居者,大夫之養也。”
- 胥山
xū shān
山名,相传因 伍子胥 而得名。有三:(1)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。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﹝ 伍子胥 ﹞乃自剄死。 吴王 闻之大怒,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,浮之江中。 吴 人怜之,为立祠於江上,因命曰 胥山 。”一说 吴 阖闾 时已有 胥山 之名。 汉 袁康 《越绝书·外传记吴地传》:“ 闔庐 之时大霸,筑 吴越城 ,城中有小城二,徙治 胥山 。”(2)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内 吴山 。 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浙江二·杭州府》:“ 吴山 ,《图经》云:‘ 春秋 时为 吴 南界故名。或曰以 子胥 名,譌 伍 为 吴 也。’亦名 胥山 。”(3) 浙江省 嘉兴市 张山 。 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浙江三·嘉兴府》:“ 胥山 ,本名 张山 。相传 吴 使 子胥 伐 越 ,经营於此,因改今名。”
- 狼居胥山
láng jū xū shān
古山名,汉元狩四年(公元前一一九年)霍去病出代郡塞击匈奴,封狼居胥山,一说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,一说即今河套西北狼山,皆与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所载当时用兵途径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