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大罢工
dà bà gōng
1.世纪末期和 2.世纪初、工业革命发生期间产生了关键的作用,成功迫使了政府修改政策、甚至倒台。
- 半涂而罢
bàn tú ér bà
半路上终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。同“半涂而废”。
- 罢出
bà chū
退出。
- 罢俗
bà sú
颓败的风俗。
- 善罢罢休
shàn bà bà xiū
亦作“ 善罷干休 ”。轻易地了结。多用于否定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五回:“聽書的又如何肯善罷干休?”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十:“不去呢,她必不会善罢甘休;去呢,她也不会饶了他。” 洪深 《赵阎王》第一幕:“他恨我可恨透啦,必不肯善罢甘休。”
-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
jīng hàn tiě lù gōng rén dà bà gōng
亦称“二七大罢工”。 1923年2月1日,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,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阻挠和破坏。4日,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。7日,吴佩孚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,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、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先后惨遭杀害。此后各地工会组织除广东、湖南外都遭封闭,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。
- 罢于奔命
bà yú bēn mìng
原谓因受命到处奔走而精疲力尽。 后以指忙于奔走应付,非常疲劳。《左传·成公七年》:“余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。” 汤增璧 《崇侠篇》:“四百餘州,腥膻遍地, 漢 民罷於奔命。”参见“ 疲於奔命 ”。
- 更待乾罢
gēng dài qián bà
见“ 更待干罢 ”。
- 罢乏
bà fá
疲乏。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百姓罢乏,君子无死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》:“攻围 太原 累月,馈餉且尽,军士罢乏。”
- 罢极之本
bà jí zhī běn
肝主管筋的活动,能够耐受疲劳,是运动机能的根本。
- 罢业
bà yè
罢工;停业。殷夫 《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》诗:“我们总同盟罢业,纪念神圣的五一节。” 唐天际 《难忘的行程》:“市面上一些资本家及奸商故意罢业,停止贸易。”
- 不罢不休
bù bà bù xiū
罢和休都有停止的意思,不罢不休就是不停止,只是在语境上更严重一点。
- 不肯罢休
bù kěn bà xiū
就是死缠不放,拖着你,我过不好你也别想过好的意思。
- 誓不罢休
shì bù bà xiū
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,表示具有坚定的决心
- 九朽一罢
jiǔ xiǔ yī bà
中国画描绘人物的一种方法。
- 罢马
pí mǎ
疲敝的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