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磷缁
lín zī
亦作“ 磷淄 ”。 语出《论语·阳货》:“不曰坚乎?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?涅而不緇。”磷,谓因磨而薄;缁,谓因染而黑。后因以比喻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起变化。
- 缁磷
zī lín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不曰坚乎?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?涅而不緇。 ” 何晏 集解:“ 孔 曰:磷,薄也;涅,可以染皁。言至坚者,磨之而不薄;至白者,染之於涅而不黑。喻君子虽在浊乱,浊乱不能污。”后亦以“緇磷”喻操守不坚贞。
- 石缁
shí zī
黑石。
- 缁白
zī bái
僧俗人士。 缁指僧徒,白指俗人。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忏悔礼佛文》:“必欲洗濯臣民,奬导緇白。” 唐 法海 《六祖大师缘起外纪》:“次年春,师辞众归 宝林 , 印宗 与緇白送者千餘人。” 清 龚自珍 《<支那古德遗书>序》:“既写定,藏之 羽琌 之山。 支那 緇白,容有续九流、諟古今,审正变者焉。”
- 缁湼
zī niè
见“ 緇涅 ”。
- 缁流
zī liú
僧徒。 僧尼多穿黑衣,故称。
- 缁染
zī rǎn
受污染。
- 缁林
zī lín
犹僧界,僧众。
- 缁服
zī fú
僧尼之服。
- 缁撮
zī cuō
即缁布冠。 其制小,仅可束发髻。
- 披缁削发
pī zī xuē fà
缁:黑色僧衣。剃去头发披上僧衣。指出家为僧尼
- 披缁
pī zī
出家为僧尼。缁,缁衣,僧尼之服。
- 缁徒
zī tú
僧侣。
- 缁带
zī dài
缁带即专用于士人的黑色丝织物制成的腰带。
- 缁布
zī bù
见“ 緇布冠 ”。
- 尘缁
chén zī
语本 晋 陆机 《为顾彦先赠妇》诗之一:“ 京洛 多风尘,素衣化为緇。 ”后因以“尘緇”谓尘污;污垢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绍古辞》之二:“何言年月驶,寒衣已擣治;绦绣多废乱,篇帛久尘緇。” 明 高启 《题大黄痴天池石壁图》诗:“身骑黄鵠去未远,縞素飘落流尘緇。” 清 孙旸 《木兰花慢·送陆义山请假归里》词:“霏霏薄雪一些儿,为尔洗尘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