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弹冠结绶
tán guān jié shòu
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。
- 槐绶
huái shòu
三公的印绶。
- 朱绶
zhū shòu
红色丝带。 古代用以系印章、玉佩和帷幕之类。
- 释绶
shì shòu
犹让位。
- 组绶
zǔ shòu
1.古人佩玉,用以系玉的丝带。 2.借指官爵。
- 桃花绶
táo huā shòu
汉 代九卿二千石系印的绶带。
- 桃绶
táo shòu
1.即桃花绶。亦泛指印绶。 2.指桃红色的丝带。 3.指桃花。
- 文绶
wén shòu
彩色丝带。
- 螭绶
chī shòu
螭纽及系纽的丝带。指官印。
- 盭绶
lì shòu
诸侯王佩的印绶。色黄而近绿,因用荩草染制,故名。
- 挂绶
guà shòu
谓辞官。綬,系在印纽上的丝带。
- 解绶
jiě shòu
见“ 解印綬 ”。
- 银印青绶
yín yìn qīng shòu
白银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绶带
- 金印紫绶
jīn yìn zǐ shòu
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。古代相国、丞相、太尉、大司空、太傅、太师、太保、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。后代指高官显爵。
- 龟绶
guī shòu
龟纽印绶。 亦借指官爵。
- 黄绶
huáng shòu
1.古代官员系官印的黄色丝带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比二百石以上,皆铜印黄綬。” 唐 刘长卿 《送从弟贬袁州》诗:“名羞黄綬繫,身是白眉郎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印章制度》:“ 建武 元年,詔诸侯王金印綟綬,公侯金印紫綬,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,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綬及黄綬。” 2.借指官吏或官位。 唐 陈子昂 《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》诗:“奈何苍生望,卒为黄綬欺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李颀》:“惜其伟才,只到黄綬,故其论家,往往高於众作。” 明 徐渭 《龛山凯歌》之二:“县尉卑官禄米微,教辞黄綬着戎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