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被练
bèi liàn
古代徒兵的一种披在甲外的练袍。亦借指披练袍的徒兵。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使 邓廖 帅组甲三百,被练三千,以侵 吴 。” 杜预 注:“组甲、被练,皆战备也……被练,练袍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被是被覆衣著之名,故以为练袍,被於身上。”一说,被练即是由熟丝穿缀甲片而成的甲衣。亦指穿这种甲衣的徒卒。 杨伯峻 注:“ 贾逵 则以为‘以帛缀甲,步卒服之’。考之《吕氏春秋·去尤篇》:‘ 邾 之故法,为甲裳以帛。’……由此观之, 贾 説有据。练是煮熟之生丝,柔软洁白,用以穿甲片成甲衣。”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出车槛槛,被练鏘鏘。”《宋书·武帝纪上》:“使寧朔将军 索邈 领 鲜卑 具装虎班突骑千餘匹,皆被练五色,自 淮 北至於 新亭 。”
- 陶练
táo liàn
陶冶习练。
- 藻练
zǎo liàn
修养磨练。
- 练熟
liàn shú
熟练。
- 考练
kǎo liàn
犹考选。
- 绡练
xiāo liàn
洁白的薄纱。
- 雅练
yǎ liàn
典雅洗练。
- 缟练
gǎo liàn
白绢。
- 练阅
liàn yuè
训练检阅。
- 陪练
péi liàn
陪同训练的人。
- 绚练
xuàn liàn
迅疾貌。
- 练练
liàn liàn
洁白貌。
- 通练
tōng liàn
1.谓阅历多而通晓人情世故。《晋书·殷浩传》:“足下沉识淹长,思综通练,起而明之,足以经济。” 宋 叶适 《上宁宗皇帝札子二》:“令有通练敏达之士,授以意指俾之讲求,许其自行,无使貽害。” 明 袁宗道 《巡抚福建右副都御史傅野司公墓志铭》:“年纔二十有一耳,而涉世通练。” 2.通晓熟悉。 宋 苏轼 《书张芸叟诗》:“ 张舜民 芸叟 , 邠 人也。通练西事。”
- 练饰
liàn shì
琢磨修饰。 多用于文辞。
- 练饷
liàn xiǎng
1.明 末为练兵所需军饷而征收的一种苛税。崇祯 十二年下令抽练边兵和加练民兵,于是加征田赋每亩练饷银一分,全国共征收七百三十万两。与 辽 饷、剿饷当时并称为“三餉”。见《明史·食货志二》。 清 赵翼 《廿二史札记》卷三六:“﹝ 崇禎 ﹞十二年餉尽而贼未平,於是又从 嗣昌 及督餉侍郎 张伯鲸 议,勦餉外又增练餉七百三十万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十一:“ 明 之末年,加练兵十有八万, 辽 餉、剿餉、练餉,至千有七百餘万,弊亦同之。” 2.清 代练兵的军需费用。《清史稿·兵志三》:“兵部诸臣会议,以 同治 初年创议练兵,京师神机营及 直隶省 六军,别筹练餉,特立营制。”《清史稿·兵志三》:“﹝ 同治 ﹞九年, 曾国藩 於 直隶省 增募马勇千人,分为四营,原有额兵,增足万人,分练马队、步队,奏定各营哨之制,及底餉、练餉、出征加餉之制,为北方重镇。”
- 调练
diào liàn
1.修养磨练。 2.调教训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