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端端正正
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
形式上、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,正正规规。
- 无端责骂
wú duān zé mà
用严厉的话责备 无端责骂:无缘无故的用严厉的话责备。 造句:老杨的外甥女在幼儿园经常遭到其老师的无端责骂,父母和孩子压力都很大。
- 揆端
kuí duān
估量事物的端倪。
- 端揆
duān kuí
指相位。 宰相居百官之首,总揽国政,故称。《南史·谢举传》:“虽屡居端揆,未尝肯预时政,保身固宠,不能有所发明。”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:“ 玄龄 自以居端揆十五年,女为 韩王 妃,男 遗爱 尚 高阳公主 ,实显贵之极,频表辞位。” 宋 司马光 《<百官表>总序》:“三公端揆之贵,施於军校;衣紫执象之荣,被於胥史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廿二史考异·梁书·沉约传》:“六朝人以僕射为端揆。”
- 端慤
duān què
正直诚谨。 《商君书·慎法》:“初假吏民奸诈之本,而求端慤之末, 禹 不能以使十人之众,庸主安能以御一国之民?”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其民朴重端慤。” 高诱 注:“端,直也;慤,诚也。”《后汉书·邓骘传》:“常母子兄弟,内相勑厉,冀以端慤畏慎,一心奉戴,上全天恩,下完性命。”《新唐书·毕诚传》:“性端慤,不妄与人交。”《明史·陈选传》:“ 选 自幼端慤,寡言笑,以圣贤自期。”
- 感慨百端
gǎn kǎi bǎi duān
因深有感触而有许多慨叹。
- 端悫
duān què
正直诚谨。
- 析律贰端
xī lǜ èr duān
指曲解法律条文,妄生不实端绪,以加重人罪。
- 异端
yì duān
1.异常的吉兆。 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、理论的称呼 2.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、学派为异端
- 弁端
biàn duān
卷首。指前言。
- 开端
kāi duān
开始,发端;事情的起头
- 端嶷
duān yí
1.端庄聪慧。 2.严正高尚。
- 端居
duān jū
谓平常居处。
- 端尹
duān yǐn
旧称京城所辖地方的长官。 《宋书·刘秀之传》:“往岁逆臣交构,首义万里,及职司端尹,赞戎两宫,嘉谋徽誉,实彰朝野。”按, 刘秀之 , 南朝 宋孝武帝 大明 二年官 丹阳 尹。
- 讼端
sòng duān
诉讼之事端。
- 鬼计百端
guǐ jì bǎi duān
指狡诈的计策很多,坏主意多。 同“鬼计多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