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科问
kē wèn
犹查问。
- 蓬科
péng kē
1.蓬草。 泛指杂草丛。 2.犹蓬颗。
- 科算
kē suàn
犹计策。 《南齐书·虞玩之传》:“﹝ 建元 二年,詔朝臣曰﹞此急病之洪源,晷景之切患,以何科算,革此弊耶?”一本作“ 科筭 ”。
- 科配
kē pèi
谓官府摊派正项赋税外的临时加税。
- 豫科
yù kē
旧制高等学校升入本科前的准备阶段,学业期限为一至三年。鲁迅 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四二》:“学生在三四百人之间,就算作四百人罢,分为豫科及本科七系。”
- 臼科
jiù kē
1.臼形的坑。 2.同“臼窠”。
- 科集
kē jí
征集。
- 科臣
kē chén
指科道官。 明 刘若愚 《酌中志·外廷线索纪略》:“ 天啟 四年三月十九日,科臣 傅櫆 参 汪文言 ,既逮詔狱,罪不可测,计无所出。”
- 科责
kē zé
处罚。
- 科简
kē jiǎn
衡量简择。《北史·循吏传·张华原》:“州狱先有繫囚千餘人, 华原 科简轻重,随事决遣,至年暮,惟有重罪者数十人。”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樊逊》:“又问刑罚宽猛, 逊 对曰……但令 释之 、 定国 迭作理官, 龚遂 、 文翁 继为郡守,科简律令,一此宪章,欣闻 汲黯 之言,泣断 昭平 之罪。”
- 科策
kē cè
设科射策。
- 草科
cǎo kē
草窠,草丛。
- 科调
kē diào
犹科配。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今 东都 未有幸期,前事土木,戚王出藩,又当营构,科调繁仍,失疲人望。” 宋 度正 《中江县重修学宫记》:“始至,适科调繁兴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英宗治平元年》:“西事以来, 陕西 困於科调,比於 景祐 以前,民力已减耗三分之二。”
- 作科
zuò kē
制定法规。
- 科行
kē xíng
执行刑罚。
- 笑科
xiào kē
笑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