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秋杪
qiū miǎo
暮秋,秋末。唐 唐彦谦 《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》诗:“秋杪方攀玉树枝,隔年无计待春暉。” 宋 邵雍 《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》诗:“我来游日逢秋杪,君为开筵对晚花。” 明 李贽 《与焦弱侯太史书》:“弟岂遂以此一病遽长别乎!若幸获愈,决以此秋杪相见也。”
- 来秋
lái qiū
1.明年秋天。 《后汉书·庞参传》:“田畴不得垦闢,禾稼不得收入,搏手困穷,无望来秋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义熙十一年》:“今仓稟空竭,既无以待来秋,若来秋又飢,将若之何?” 2.即将到来的秋天,即今秋。《周书·晋荡公护传》:“彼朝以去夏之初,德音爰发,已送仁姑,许归世母。乃称烦暑,指尅来秋……今落木戒候,氷霜行及,方为世母虚设诡词,未议言归。”
- 杜秋娘
dù qiū niáng
文学故事人物。据 唐 杜牧 《杜秋娘》诗序说,是 唐 时 金陵 女子,姓 杜 ,名 秋 。原为节度使 李錡 妾,善唱《金缕衣》曲。后入宫,为 宪宗 所宠。
- 杜秋
dù qiū
即 杜秋娘 。 亦代指妓女。
- 秋杀
qiū shā
犹秋刑。
- 末秋
mò qiū
秋末。 指农历九月。
- 秋末
qiū mò
暮秋。
- 秋木
qiū mù
秋日的树木。
- 秋期
qiū qī
1.谓男女相约聚会的日期。语出《诗·卫风·氓》:“将子无怒,秋以为期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江水二》:“县北有 女观山 ,厥处高显,回眺极目,古老传言,昔有思妇,夫官於 蜀 ,屡愆秋期,登此山絶望,忧感而死。” 2.指七夕。牛郎织女约会之期。 唐 沉佺期 《牛女》诗:“粉席秋期缓,针楼别怨多。” 唐 杜甫 《月》诗:“天上秋期近,人间月影清。” 唐 崔涂 《七夕》诗:“年年七夕渡瑶轩,谁道秋期有泪痕。” 3.秋试的日期。 清 张明弼 《冒姬董小宛传》:“吾大人虽离虎穴,未定归期,且秋期逼矣,欲破釜焚舟,冀一当,子盍归待之。”
- 望秋
wàng qiū
1.盼望秋收。 2.接近秋天。参见“望秋先零”。
- 秋朔
qiū shuò
秋初。
- 有秋
yǒu qiū
丰收,有收成;丰年。《书·盘庚上》:“若农服田力穡,乃亦有秋。” 晋 陶潜 《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》诗:“司田春有秋,寄声与我谐。飢者欢初饱,束带候鸣鸡。” 唐 元稹 《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》:“乃詔执事,聿求其才,乘我有秋,大实仓廪。” 明 李贽 《复杨定见书》:“如种田相似,年年不輟,时时不改,有秋之穫如此,无成之岁亦如此,安可以一耕不穫而遂弃前事耶?”
- 秋月
qiū yuè
1.秋夜的月亮。 2.秋季。
- 秋曹
qiū cáo
刑部的别称。
- 秋暮
qiū mù
秋日的傍晚。
- 暮秋
mù qiū
秋末,农历九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