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公私分明
gōng sī fēn míng
公家和私人的情况分得很清楚
- 私充
sī chōng
私自冒充顶替。 《明律·户律·私充牙行埠头》:“凡城市乡村诸色牙行及船埠头,并选有抵业人户充应,官给印信文簿,附写客商船户住贯姓名、路引字号、物货数目,每月查照,私充者杖六十。”
- 私休
sī xiū
私了
- 私谥
sī shì
亦作“ 私諡 ”。古时人死后由亲属或门人给予的谥号。
- 赆私
jìn sī
谓送行时赠给财物以表私人情谊。
- 私耽
sī dān
私自迷恋。
- 挟私
jiā sī
心怀私念。
- 私黩
sī dú
个人的耻辱。
- 私酤
sī gū
谓私自卖酒。
- 购私
gòu sī
谓私下买通。
- 私行
sī xíng
1.任凭己意行事。《管子·法禁》:“私王官,私君事,去非其人而私行者,圣王之禁也。”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故当今之时,能去私曲就公法者,民安而国治;能去私行行公法者,则兵强而敌弱。” 2.官吏以私事出行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大夫私行出疆必请,反必有献。” 郑玄 注:“私行,谓以己事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私行,谓非为君行也。疆,界也。既非公事,故宜必请也。”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七年》:“大夫不书葬,此何以书?通乎 季子 之私行也。” 何休 注:“不以公事行曰私行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田畴传》:“今道路阻絶,寇虏纵横,称官奉使,为众所指名。愿以私行,其於得达而已。” 3.指个别行动。 元 张可久 《一枝花·湖上归》套曲:“吾二人此地私行, 六一泉 亭上诗成。” 4.犹私访。《警世通言·李谪仙醉草吓蛮书》:“此事闻於他郡,都猜道朝廷差 李学士 出外私行观风考政,无不化贪为廉,化残为善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牧庵相国》:“﹝ 牧庵 ﹞任 吴 抚时,擒获强暴,禁止奢侈,尝私行市井间访察民隐。”
- 私营
sī yíng
私人投资经营
- 赃私狼藉
zāng sī láng jí
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
- 私情
sī qíng
1.私人的情面或交情 2.不正当的男女爱情
- 私淑弟子
sī shū dì zǐ
私:私下;淑:善。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。
- 姻私
yīn sī
1.结成姻亲。 2.指姻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