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礐石
què shí
石名。
- 石砾
shí lì
石块和沙砾。
- 踏石
tà shí
1.踏脚的石头。 安置于浅水难行之处,便于行走。 2.旧时陕西端午节的一种民俗。
- 石脾
shí pí
含有大量矿物质的咸水蒸发后凝结成的石状物质。
- 石硪
shí wò
石或铁制的打夯工具。 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窗外有节奏地传来小工们打地基的桩歌,由近渐远,搀杂着多少人的步伐和石硪落地的沉重的声音。”《人民文学》1978年第4期:“这种神情和语气,都像廿七年前那个有风的天气, 卢一民 也是这样站在 唐琳 的面前,只是比那时显得深沉,那时像爆竹在天空爆炸,现在像石硪夯打着地面。”
- 箴石
zhēn shí
石制的针。 古代治病之具。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。
- 锡石
xī shí
1.锡矿和石料。 2.泛指矿石。 3.矿石名。是提炼纯锡的主要原料。
- 跂石
qí shí
垂足而坐于石上。
- 石鲸
shí jīng
石雕的鲸鱼。
- 诮石
qiào shí
楚 人 卞和 得玉璞,先后献之 厉王 、 武王 ,二王均轻信玉人之言,将“宝玉而题之以石”,以 和 为诳,而刖其双足。及 文王 即位, 和 又抱璞哭于 楚山 下,王闻之,乃使玉人理其璞,果得玉,名曰 和氏 璧。事见《韩非子·和氏》。后遂用作典故,以“誚石”讥讽为政者不识贤才。
- 窆石
biǎn shí
圹旁石碑。 有孔,用以穿绳引棺下穴。
- 醢石
hǎi shí
怪石名。
- 石磎
shí xī
多石的山谷。
- 石萝
shí luó
附生石上的女萝。
- 石蹬
shí dēng
石级;石台阶。
- 鹘石
hú shí
宝石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