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矢志报国
shǐ zhì bào guó
矢志:坚定不移;报国:报效祖国;矢志报国指忠诚而坚定地报效祖国。
- 囊矢
náng shǐ
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:“世言 晋王 之将终也,以三矢赐 庄宗 ( 后唐 庄宗 )而告之曰:‘ 梁 ,吾仇也; 燕王 吾所立, 契丹 与吾约为兄弟,而皆背晋以归 梁 。 此三者,吾遗恨也。与尔三矢,尔其无忘乃父之志!’ 庄宗 受而藏之于庙。其后用兵,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,请其矢,盛以锦囊,负而前驱,及凯旋而纳之。”后以“囊矢”为出征复仇的典实。
- 嚆矢
hāo shǐ
响箭。 因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,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开端。犹言先声。
- 矢口否认
shǐ kǒu fǒu rèn
一口咬定,死不承认。
- 矢口
shǐ kǒu
1.一口咬定 2.随口;信口
- 函矢相攻
hán shǐ xiāng gōng
指自相矛盾。
- 遗矢如冰
yí shǐ rú bīng
东晋 王敦 谋反, 晋明帝 化装去察看 王敦 营垒。 走后, 王敦 使五骑追帝。“帝亦驰去,马有遗粪,輒以水灌之”;而追的人“见马粪冷,以为信远而止不追”。事见《晋书·明帝纪》。后以“遗矢如冰”指代其事。
- 传矢
chuán shǐ
即传箭。
- 肃慎之矢
sù shèn zhī shǐ
周武王 、 成王 时, 肃慎氏 来贡楛矢、石砮,因有“肃慎之矢”之称。后遂以为典实。
- 楛矢之贡
hù shǐ zhī gòng
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 肃慎氏 贡楛矢石砮,其长尺有咫。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,以示后人,使永监焉,故铭其栝曰:‘ 肃慎氏 之贡矢’。”后因以“楛矢之贡”泛指东北藩属的贡物。
- 矢口不移
shǐ kǒu bù yí
- 矢志不摇
shǐ zhì bù yáo
见“ 矢志不渝 ”。
- 矢不虚发
shǐ bù xū fā
矢:箭。 形容射箭本领极高。
- 矢如雨下
shǐ rú yǔ xià
箭像雨一样射来。 极言其多。《汉书·李陵传》:“ 陵 在谷中,虜在山上,四面射,矢如雨下。”《後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積弩亂發,矢如雨下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七七:“﹝ 劉子南 ﹞卒遇虜,大戰敗績,士衆奔潰,獨爲寇所圍,矢如雨下。”
- 三遗矢
sān yí shǐ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 赵 使者既见 廉颇 , 廉颇 为之一饭斗米,肉十斤,被甲上马,以示尚可用。 赵 使还报王曰:‘ 廉将军 虽老,尚善饭。然与臣坐,顷之三遗矢矣。’ 赵王 以为老,遂不召。”后以“三遗矢”指体弱多病。 清 赵翼 《哭果毅阿公病殁于军》诗:“可怜病到三遗矢,犹自身衝百战场。” 姚雪垠 《言志篇·辞岁》诗:“又是一年辞旧岁,银灯白髮醉颜红。幸无每饭三遗矢,尚有平生百练功。”
- 一饭三遗矢
yī fàn sān yí shǐ
矢:通“屎”,粪便。一顿饭的功夫上了三次厕所。形容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