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督俞穴
dū shù xué
经穴名。
- 部曲督
bù qǔ dū
魏晋时部曲的长官。
- 督行
dū xíng
视察;巡视。
- 缘督
yuán dū
守中合道,顺其自然,引申为循理,折衷。
- 督脉
dū mài
中医学名词。奇经八脉之一。身后之中脉为督脉
- 绳督
shéng dū
督正。
- 督统
dū tǒng
监督统率;率领。
- 督课
dū kè
督察考核。
- 督造
dū zào
监督制造。
- 督録
dū lù
正式记录;讯视记录。
- 督臣
dū chén
即总督。因上对朝廷,故称。 清 沉初 《西清笔记·纪庶品》:“如今年督臣进荔枝,则抚臣进兰花,明岁互易之。” 清 林则徐 《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》:“查上年臣 林则徐 先已会同前督臣 邓廷楨 、暨臣 豫堃 节次商议及之。”
- 督邮
dū yóu
官名。汉 置,郡的重要属吏,代表太守督察县乡,宣达教令,兼司狱讼捕亡。 唐 以后废。《汉书·尹翁归传》:“ 延年 大重之,自以能不及 翁归 ,徙督邮。”《后汉书·何敞传》:“立春日,常召督邮还府。” 唐 卢纶 《送鲍中丞赴太原》诗:“专幙临都护,分曹制督邮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罗邺》:“既而俯就督邮,不得志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随笔·督邮》:“ 史弼 迁 山阳 太守,其妻 鉅野 薛氏 ,以三互之禁,转拜 平原 相督邮,似督邮官卑而权重。此 渊明 所以有折腰之説。”
- 督责
dū zé
督察责罚;督促责备。
- 课督
kè dū
1.督责;督促。《后汉书·樊宏传》:“ 準 课督农桑,广施方略,朞年间,穀粟丰贱数十倍。” 明 郑仲夔 《耳新·经国》:“筑塘时,与匠作同甘苦,课督有法。” 2.特指督促交纳赋税。 宋 沉括 《同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公事文思副使兼御史大夫赵君墓志铭》:“州县课督惨刻,民有自相儥卖或为盗山泽间。”
- 部督
bù dū
都指挥使、节度使等地方高级军事官员。
- 督饬
dū chì
督促命令;督促告戒。 《新华月报》1951年第6期:“对此文件,均应认真讨论执行,并督饬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学习。”如:希督饬所属财经机关认真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