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盟府
méng fǔ
1.古代掌管保存盟约文书的官府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﹝ 虢仲 、 虢叔 ﹞为 文王 卿士,勋在王室,藏於盟府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以勋受封,必有盟要,其辞当藏於司盟之府也。”《逸周书·尝麦》:“太史乃藏之於盟府,以为岁典。” 三国 吴 韦昭 《博弈论》:“当世之道,宜勉思至道,爱功惜力,以佐明时,使名书史籍,勋在盟府。” 唐 刘禹锡 《上门下裴相公启》:“山河启封,载在盟府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四七回:“盟府书存,长质诸皇天后土。” 2.指司盟之官。 元 郑廷玉 《楚昭公》第四折:“﹝ 伍员 ﹞文赛 百里奚 ,武过末将,主公着他做了盟府。”
- 海山盟
hǎi shān méng
海誓山盟。
- 山盟
shān méng
指山为喻的盟誓。 多指男女相爱之深,坚定不移。
- 尸盟
shī méng
主持盟会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 叔向 谓 赵孟 曰:‘诸侯归 晋 之德只,非归其尸盟也。子务德,无争先!且诸侯盟,小国固必有尸盟者。’” 杜预 注:“尸,主也。”《周礼·天官·玉府》“若合诸侯” 汉 郑玄 注:“珠槃以盛牛耳,尸盟者执之。”
- 寻盟
xún méng
重温旧盟。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:“今吾子曰:必寻盟。若可寻也。亦可寒也。” 杜预 注:“寻,重也。寒,歇也。”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《仪礼》注云:“寻,温也……则诸言寻盟者,皆以前盟已寒,更温之使热。温旧即是重义,故以寻为重。”
- 寒盟
hán méng
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:“公会 吴 于 橐皋 , 吴子 使大宰 嚭 请寻盟。公不欲,使 子贡 对曰:‘盟,所以周信也,故心以制之,玉帛以奉之,言以结之,明神以要之。寡君以为苟有盟焉,弗可改也已。若犹可改,日盟何益?今吾子曰“必寻盟”,若可寻也,亦可寒也。’乃不寻盟。”后以“寒盟”指背弃或忘却盟约。 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三:“不数年, 金国 寒盟,遂有中土,两都皆覆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兹 金声 愿还聘定, 韩生 愿还婚姻,庶不致寒盟于 程氏 。” 清 姚锡光 《东方兵事纪略·衅始》:“十一年五月, 前光 復齎其外务卿 副岛种臣 、大辅 寺岛宗则 书来 天津 、求改约; 鸿章 讽以寒盟, 前光 惭而去。”
- 宗盟
zōng méng
1.天子与诸侯的盟会。 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 周 之宗盟,异姓为后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宗盟者,犹言会盟也。” 三国 魏 曹冏 《六代论》:“内无深根不拔之固,外无盘石宗盟之助,非所以安社稷,为万代之业也。” 2.同宗;同姓。 唐 骆宾王 《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》:“君之爱子,幽之於别宫;贼之宗盟,委之以重任。”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宗盟之长,属籍见容;復封於 唐 ,斯荣足矣!” 唐 无名氏 《异闻集·韦仙翁》:“ 韦君 访老父何姓,答曰:‘姓 韦 。’ 韦 君曰:‘相与宗盟,合有继叙。’邀与同席。” 清 吴伟业 《读端清郑世子传》诗:“贤如 郑 世子,宗盟堪表率。”
- 守盟
shǒu méng
坚守盟约。宋 程俱 《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》:“惟有穷巷士,守穷如守盟。”
- 弃好背盟
qì hǎo bèi méng
抛弃友好,违背盟誓。
- 盟好
méng hǎo
同盟友好。
- 诗盟
shī méng
诗人的盟会。
- 诏盟
zhào méng
祷告盟誓。
- 词盟
cí méng
1.文坛盟友。 2.犹文坛。
- 证盟师
zhèng méng shī
证人。
- 证盟
zhèng méng
1.将死者姓名写在纸上并焚烧以告上天的一种迷信仪式。 2.犹盟誓。 3.证人。 4.佛教语。谓佛教徒传法。
- 讲盟
jiǎng méng
谓订盟媾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