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白衫
bái shān
1.唐 宋 时便服。亦作丧服用。 唐 皮日休 《江南书情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》诗:“病久新乌帽,閒多著白衫。”《旧唐书·唐临传》:“﹝ 临 ﹞尝欲弔丧,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。”《宋史·舆服志五》:“凉衫,其制如紫衫,亦曰白衫。 乾道 初,礼部侍郎 王曮 奏:‘窃见近日士大夫皆服凉衫,甚非美观,而以交际、居官、临民,纯素可憎,有似凶服。’……於是禁服白衫。” 2.犹白衣。古代平民服。 唐 李贺 《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》:“水行青草上白衫,匣中奏章密如蚕。” 王琦 汇解:“ 唐 时无官人白衣,八品九品官青衣。‘青草上白衫’,正谓其初入仕途,脱白着青。”
- 白耗
bái hào
1.明清时征收白粮外附加的补贴损耗的米。 2.白白浪费。
- 粉白
fěn bái
1.白粉。 妆饰用品。 2.形容女子面容白晳、姣好。 3.形容洁白。
- 缁白
zī bái
僧俗人士。 缁指僧徒,白指俗人。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忏悔礼佛文》:“必欲洗濯臣民,奬导緇白。” 唐 法海 《六祖大师缘起外纪》:“次年春,师辞众归 宝林 , 印宗 与緇白送者千餘人。” 清 龚自珍 《<支那古德遗书>序》:“既写定,藏之 羽琌 之山。 支那 緇白,容有续九流、諟古今,审正变者焉。”
- 白鬼
bái guǐ
晚 清 时称侵略我国的 欧 美 帝国主义分子。
- 白越
bái yuè
细布名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太后感析别之怀,各赐王赤綬,加安车駟马,白越三千端。” 李贤 注:“白越, 越 布。”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:“ 吴 选曹令史 刘卓 ,病篤,梦见一人,以白越单衫与之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送曹秋岳以少司农迁广东左辖》诗:“五月蛮村供白越,千年仙竇访丹砂。” 清 高士奇 《天禄识馀·白越荃葛》:“白越、荃葛,皆细布名。《吴都赋》所谓‘焦葛升越弱於罗紈’者也。”
- 白绪
bái xù
白色的丝麻。
- 白参
bái shēn
1.俗称生晒参。 2.沙参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一·沙参》。
- 白驎
bái lín
1.见“白麟”。 2.骏马名。
- 白鹄
bái hú
1.鸟名。又名天鹅。全身羽毛雪白。 2.良马名。
- 醉白
zuì bái
1.指 唐 朝诗人 李白 。《旧唐书》本传载其“日与饮徒醉于酒肆……终日沉醉”,故称。 宋 赵与仁 《西江月》词:“量减难追醉 白 ,恨长莫尽题红。” 2.堂名。在 河南 安阳 。 宋 苏轼 《醉白堂记》:“故 魏国 忠献 韩公 ,作堂於私第之池上,名之曰‘醉白’。取 乐天 《池上》之诗,以为 醉白堂 之歌,意若有羡於 乐天 而不及者。” 3.池名。在 上海市 松江县 , 清 顺治 年间诗人兼画家 顾大申 所建。 宋 韩琦 曾因爱慕 唐 诗人 白居易 而建醉白堂, 顾大申 亦慕 白居易 而以“醉白”为池名。
- 白稻
bái dào
一种谷粒狭长的稻。
- 白贼
bái zéi
1.东晋时秦人对鲜卑人的蔑称。 2.南朝齐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诬称。
- 白豹
bái bào
1.兽名。 2.城名。在甘肃省庆阳县西北。
- 卡白
kǎ bái
1.煞白。 刘坚 《“强盗”的女儿》:“他脸上好象落了一层霜,丝青卡白,人也象老了十年。” 2.藏族量具名,同升相似。 王尧 《文成公主的故事》:“就照一卡白青稞一天吧!”
- 白鸥
bái ōu
1.水鸟名。 2.比喻白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