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白附
bái fù
见“ 白坿 ”。
- 白简
bái jiǎn
1.古时弹劾官员的奏章。 2.犹玉简。道教祭告神祇的文书。 3.白色裙。简,通“襇”。
- 白间
bái jiān
见“ 白閒 ”。
- 白鴈
bái yàn
亦作“ 白雁 ”。 候鸟。体色纯白,似雁而小。古时多用作贽礼。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:“ 曹 鄙人 公孙权 好弋,获白鴈,献之。”《晋书·礼志下》:“其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请期、亲迎,皆用白雁、白羊各一头,酒米各十二斛。” 唐 李白 《幽州胡马客歌》:“弯弓若转月,白雁落云端。”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谈苑·白雁为霜信》:“北方有白鴈,似鴈而小,色白。秋深至则霜降, 河 北人谓之霜信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赋》:“拜 蒋侯 为 灵帝 ,弋白雁为国宾。”
- 白闲
bái xián
亦作“ 白间 ”。弓弩名。
- 皑白
ái bái
雪洁白貌。
- 酂白
zàn bái
酒名,白酒。
- 黄白
huáng bái
1.淡黄色。 2.黄金和白银。 3.指术士所谓炼丹化成金银的法术。 4.黄色与白色。为正色。 5.指金印和银印。
- 白绢
bái juàn
一种白色的薄型丝织品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倭传》:“又特赐汝紺地句文锦三匹,细班华罽五张,白绢五十匹,金八两,五尺刀二口,铜镜百枚,真珠、铅丹各五十斤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只见管营相公身边,立着一个人,六尺以上身材,二十四五年纪,白浄面皮,三綹髭鬚;额头上缚着白手帕,身上穿着一领青衫上盖,把一条白绢搭膊络着手。” 郭沫若 《李白与杜甫·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》:“‘素书’是用朱墨写在白绢上的道书。”
- 白降
bái jiàng
《药材资料汇编》中记载的一种化学晶体名,主要由硝石、皂矾、朱砂、雄黄等制成,《医宗金鉴》中对白降的功用有记载。
- 白纱
bái shā
白色的纱。
- 白皂
bái zào
亦作“ 白皁 ”。犹皂白。比喻是非。
- 白穰
bái ráng
灯心草。
- 白皮
bái pí
1.白色的皮。 唐 杜甫 《海棕行》:“龙鳞犀甲相错落,苍稜白皮十抱文。”《新华月报》1979年第6期:“我提着水桶,在发烫的料浆石路上跑着,喘着,口干得起了白皮。” 2.鸦片烟土的一种。 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漏卮本末》:“东、南两 印度 皆产烟土,出自 孟买 者,曰白皮,今所称小土也。”
- 鲜白
xiān bái
鲜明洁白。
- 白纛
bái dào
白色大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