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白素
bái sù
1.白色。 2.白色的生绢。
- 白赖
bái lài
1.强取于人或死不认账。 2.讹诈;冒认。
- 白练
bái liàn
1.白色熟绢。 唐 张籍 《凉州词》:“无数铃声遥过磧,应驮白练到 安西 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我不如白练套头儿寻个自尽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九回:“又走到山顶上,望着城内万家烟火,那 长江 如一条白练。” 2.喻指像白绢一样的东西。 唐 庄南杰 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跨下嘶风白练狞,腰间切玉青蛇活。” 明 袁宗道 《题瘦马卷》诗:“时去黄金 燕 市空,瘦来白练 吴门 短。” 唐 孟郊 韩愈 《秋雨联句》:“簷垂白练直,渠涨清 湘 大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船头激起的白浪有尺许高,船左右卷起两条白练,拖得远远的。”
- 白艾
bái ài
植物名。叶背有白毛,可入药。
- 白䌷
bái chōu
白绸。
- 陈白
chén bái
犹告白。
- 白鮝
bái xiǎng
见“ 白鯗 ”。
- 白符
bái fú
白石脂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石三·五色石脂》。
- 白茆
bái máo
见“ 白茅 ”。
- 白蜃
bái shèn
白色大蛤。
- 白管
bái guǎn
白色的玉管。《大戴礼记·少闲》:“昔 虞 舜 以天德嗣 尧 ,布功散德,制礼朔方,幽都来服,南抚 交趾 ,出入日月,莫不率俾, 西王母 来献其白琯。” 唐 王起 《邹子吹律赋》:“庙列 零陵 ,徒闻白琯之丽;竹收 嶰谷 ,空为丹穴之鸣。”
- 韩白
hán bái
古代名将 汉 韩信 和 秦 白起 的并称。 以善用兵著称。
- 白眉
bái méi
1.《三国志·蜀志·马良传》:“马良,字季常,襄阳宜城人也。兄弟五人,并有才名,乡里为之谚曰:‘马氏五常,白眉最良。’良眉中有白毛,故以称之。”后因以喻兄弟或侪辈中的杰出者。 2.喻一弯新月。
- 答白
dá bái
〈方〉回答;应答
- 白门
bái mén
1.古代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,西南方称白门。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西南方为 编驹之山 ,曰白门。” 高诱 注:“西南月建在申,金气之始也,金气白,故曰白门。” 汉 张衡 《思玄赋》:“蹶白门而东驰兮,云台行乎中野。” 2.南朝 宋 都城 建康 (今 江苏省 南京市 ) 宣阳门 的俗称。《南史·宋纪下·明帝》:“ 宣阳门 谓之 白门 ,上以 白门 不祥,讳之。尚书右丞 江謐 尝误犯,上变色曰:‘白汝家门!’” 3.江苏省 南京市 的别名。六朝皆都 建康 (今 南京市 ),其正南门为 宣阳门 ,俗称 白门 ,故名。《南齐书·王俭传》:“ 宋 世外六门设竹篱。是年初,有发白虎樽者言:‘ 白门 三重门,竹篱穿不完。’上感其言,改立都墙。” 明 吴从先 《徐郎小传》:“ 芳 固 吴 儿,父以负犇 白门 ,因依常侍为命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五回:“小弟坚卧 白门 ,原无心於仕途。” 清 赵翼 《金陵》诗:“不到 金陵 廿六年, 白门 烟柳故依然。” 4.白莲教的支派。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五十:“白门是白莲教的支流。”参见“ 白莲教 ”。
- 白麞
bái zhāng
色白的獐子。 古代以为祥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