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人玉屑
shī rén yù xiè
诗话集。 南宋魏庆之撰。二十卷,又有二十一卷本。书中记载了南宋人的诗论,资料丰富,对后世有较大影响。
- 玉人吹箫
yù rén chuī xiāo
传说春秋时 秦 有 箫史 善吹箫,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, 穆公 遂以女妻之。
-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
tā shān zhī shí,kě yǐ gōng yù
攻:琢磨。别的山上的石头,能够用来琢磨玉器。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。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。
- 昆山之玉
kūn shān zhī yù
昆山:昆仑山。昆仑山的美玉。比喻杰出的人才。
- 珠辉玉丽
zhū huī yù lì
珠生辉,玉瑰丽。比喻佳丽的肌肤之美
- 丰年玉荒年谷
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
比喻有用的人才。
- 三十六玉皇
sān shí liù yù huáng
道教所称的三十六天帝。
- 玉碎香销
yù suì xiāng xiāo
比喻女子的死。
- 玉腕骝
yù wàn liú
骏马名。
- 玉逍遥
yù xiāo yáo
1.骏马名。宋 张邦基 《墨庄漫录》卷五:“神庙朝御马有曰玉逍遥者,盖赭白也。” 宋 邵伯温 《闻见前录》卷二:“ 仁宗 御马有名玉逍遥者,马色白,其乘之,安如舆輦也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记·新进士宴杏园》:“[末白]有甚好名?[丑白]飞龙、赤兔……玉逍遥。” 2.饰玉的鞍座。 元 欧阳玄 《大明殿早朝》诗:“駞背负琛金络索,象身备驾玉逍遥。” 3.老年妇女头巾上的饰物。《金史·舆服志下》:“年老者以皁纱笼髻如巾状,散缀玉鈿於上,谓之玉逍遥。”
- 玉痕
yù hén
指泪痕。
- 玉蕈
yù xùn
一种野生菌,可食用。灰白色,高约三寸许。
- 玉龙
yù lóng
1.龙形的玉雕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物异》:“ 梁 大同 八年,戍主 杨光欣 获玉龙一枚,长一尺二寸,高五寸,雕鏤精妙,不似人作。” 元 乔吉 《水仙子·廉香林南园即事》曲:“玉龙笔架,铜雀砚瓦,金凤笺花。” 2.传说中的神龙。 宋 刘克庄 《清平乐·五月十五夜玩月》词:“醉跨玉龙游八极,歷歷天青海碧。” 金 高庭玉 《天津桥同李之纯待月》诗:“跳上玉龙背,抱得银蟾光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十四:“ 永安寺 壁上有 梅田女史 题诗云:‘ 灵妃 齐驾玉龙回,留得清阴满緑苔。’” 3.指龙形的漏壶。 宋 张孝祥 《菩萨蛮》词:“玉龙细点三更月。庭花影下餘残雪。” 元 萨都剌 《章贡道中》诗:“忆得当年曾夜值,玉龙银箭漏声长。” 4.喻剑。 唐 李贺 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报君黄金臺上意,提擕玉龙为君死。” 王琦 汇解:“玉龙,剑也。” 唐 吕岩 《化江南简寂观磨剑赠侯道士》诗:“欲整锋鋩敢惮劳,凌晨开匣玉龙嘷。” 5.喻笛。 宋 林逋 《霜天晓月·题梅》词:“甚处玉龙三弄,声摇动,枝头月。” 元 张翥 《孤鸾·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》词:“閒拈玉龙自品,爱冰姿与花争洁。一闋霓裳乍了,又落梅初迭。” 6.喻雪。 唐 吕岩 《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》:“ 峴山 一夜玉龙寒,凤林千树梨花老。” 宋 张元 《雪》诗:“战退玉龙三百万,败鳞残甲满空飞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十一回:“玉龙酣战,鳞甲满天飘落。” 清 秋瑾 《齐天乐·雪》词:“朔风萧瑟侵帘户,谁唤玉龙起舞。” 毛泽东 《念奴娇·昆仑》词:“飞起玉龙三百万,搅得周天寒彻。” 7.喻泉水、瀑布。 宋 梅尧臣 《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·天门泉》诗:“静若僊鑑开,寒疑玉龙蛰。” 清 黄鷟来 《赋得匡庐篇寿韩霍岳观察》诗:“冰车转轴玉龙走,蒲牢出海鏗华鐘。” 8.喻桥。 元 盍西村 《小桃红·市桥月色》曲:“玉龙高卧一天秋。宝镜青光透。星斗阑干雨晴后。”
- 钓玉
diào yù
比喻选擢人才。宋 沉佺期 《钓竿篇》:“钓玉君徒 尚 ,徵金我未贤。” 唐 方干 《献王大夫》诗之一:“鏘金五字能援笔,钓玉三年信直鉤。” 宋 司马光 《祁国正献公挽歌》之二:“钓玉 吴臺 旧,诛茅 梁苑 新。”
- 玉颊
yù jiá
美丽的脸颊。
- 琀玉
hán yù
古代死者口中所含的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