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白狗
bái gǒu
1.白色的狗。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:“自 天虞之山 以至 南禺之山 ,凡一十四山,六千五百三十里。其神皆龙身而人面。其祠皆一白狗祈,糈用稌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朱建平传》:“﹝ 建平 ﹞善相术……谓 应璩 曰:‘君六十二位为常伯,而当有厄,先此一年,独见一白狗,而旁人不见也。’” 明 陆采 《明珠记·探留》:“白狗苍鹰,公子王孙来打猎。” 2.峡名。在 湖北省 秭归县 。 唐 杜甫 《独坐》诗之二:“ 白狗 斜临北, 黄牛 更在东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》诗:“ 白狗 次 黄牛 ,滩如竹节稠。” 3.见“ 白狗子 ”。
- 狗走
gǒu zǒu
古代一种守城器械。
- 狗窦
gǒu dòu
1.狗洞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夫口无毛者,狗竇也。”《晋书·光逸传》:“ 逸 便於户外脱衣露头於狗竇中窥之而大叫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鲁望读<襄阳耆旧传>见赠五百言次韵》:“甘穷卧牛衣,受辱对狗竇。” 2.戏称齿缺状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 张吴兴 年八岁亏齿,先达知其不常,故戏之曰:‘君口中何为开狗竇?’ 张 应声答曰:‘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。’” 宋 辛弃疾 《卜算子·齿落》词:“已闕两边厢,又豁中间箇。説与儿曹莫笑翁,狗竇从君过。” 3.比喻坏人聚居之处。 欧阳山 《苦斗》五九:“如今只要定个日期,冲进那稽查站里面,杀他一个寸草不留,再放一把火,把那狗窦烧了了事!”
- 狗肝
gǒu gān
即犬科动物狗的肝脏。
- 狗舌
gǒu shé
1.见“狗后”。 2.草名。可入药。
- 瓦狗
wǎ gǒu
陶制的小犬。
- 阉狗
yān gǒu
对太监的詈称。
- 癞狗
lài gǒu
比喻龌龊卑鄙的人。
- 狗坊
gǒu fáng
唐 代皇帝畜养猎犬的处所。
- 狗站
gǒu zhàn
以狗供役的驿站。
- 狗舍
gǒu shè
狗或狗群的棚舍;饲养狗的场所;不适于人类居住的房屋或住所。
- 猘狗
zhì gǒu
疯狗。
- 老狗
lǎo gǒu
年老的狗。常用为对老人的詈词。《汉武故事》:“上尝与 栗姬 语,属诸姬子曰:‘吾百岁后善视之。’ 栗姬 怒,弗肯应,又骂上老狗。”《南史·王僧达传》:“ 僧达 曰:‘家养一老狗,放无去处,已復还。’ 尚之 失色。”按,此为 僧达 借端骂 何尚之 语。《水浒传》第二五回:“那 王婆 老狗,恁么利害怕人,你如何出得他手?” 茅盾 《子夜》四:“打死那盘剥穷人的老狗。”
- 驐狗
dūn gǒu
阉狗。对太监的詈词。
- 狗马
gǒu mǎ
1.犬与马。 指游畋之物。 2.臣下对君主自谦之词。
- 狗骨
gǒu gǔ
1.木名。 2.草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