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狐威
hú wēi
喻爪牙的淫威。
- 训狐
xùn hú
鸮的别名。俗称猫头鹰。
- 打夜狐
dǎ yè hú
《旧唐书·敬宗纪》:“帝好深夜自捕狐貍,宫中谓之‘打夜狐’。”后民间称跳鬼驱邪为“打野胡”,本此。参见“ 打野胡 ”。
- 鱼帛狐声
yú bó hú shēng
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,以便起事。
- 蜚狐口
fēi hú kǒu
要隘名。 在今 河北省 涞源县 北 蔚县 南。两崖峭立,仅通一道,古代为 河北平原 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。
- 狐鸣鱼出
hú míng yú chū
指动员众人起事
- 履冰狐
lǚ bīng hú
踏冰而过的狐狸。
- 宵狐之腋
xiāo hú zhī yè
小狐狸腋下的毛皮
-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
qiān jīn zhī qiú,fēi yī hú zhī yè
价值千金的皮衣,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积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
- 狐骚臭
hú sāo chòu
即狐臭。
- 狐鬼
hú guǐ
狐妖鬼魅。
- 狐祥
hú xiáng
犹彷徨。
- 蝇狐
yíng hú
即蝇虎。
- 疑狐
yí hú
1.多疑的狐狸。 2.疑惑;猜疑。
- 狐精
hú jīng
犹狐妖,狐仙。
- 狐赵
hú zhào
春秋 晋 狐偃 和 赵衰 的并称。 《左传·文公八年》:“ 狐 赵 之勋,不可废也。” 杜预 注:“ 狐偃 、 赵衰 有从亡之勋。” 晋 卢谌 《赠刘琨》诗:“弼谐靡成,良谋莫陈。无覬 狐 赵 ,有与五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