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门燎
mén liáo
古代竖立于宫门、庙门外的火炬。
- 遗燎
yí liáo
指遗漏而未被焚烧之处。
- 燎祭
liáo jì
古代祭祀仪式之一。把玉帛、牺牲放在柴堆上,焚烧祭天。
- 燎爥
liáo zhú
烛炬。
- 燎猎
liáo liè
夜猎。
- 燎竹
liáo zhú
通称爆竹。 古时指以火燃竹,毕剥有声,用以驱鬼。
- 燎祡
liáo chái
烧柴祭天。
- 郊燎
jiāo liáo
帝王烧柴祭天。
- 熂燎
xì liáo
纵火焚烧野草。
- 照燎
zhào liáo
犹明察。
- 燎煇
liáo huī
谓燃炬以照之。明 刘基 《郁离子·虎貙》:“ 若石 隐于 冥山 之阴,有虎恒蹲以窥其藩。 若石 帅其人昼夜警,日出而殷鉦,日入而燎煇,宵则振鐸以望。”
- 烟燎
yān liáo
1.祭天燔柴的烟火。 2.指焚烧。
- 烛燎
zhú liáo
1.燃炬照耀。 2.指火炬,或指灯烛与火炬。
- 燎炙
liáo zhì
1.一种烹饪法。 将肉类等食品放在火上烧烤。 2.烘烤。
- 柴燎
chái liáo
1.古代祭祀之一。 烧柴祭天。《文选·潘岳<闲居赋>》:“天子有事于柴燎,以郊祖而展义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尔雅》曰:‘祭天曰燔柴。’ 郭璞 曰:‘既祭,积薪烧之。’”《梁书·范云传》:“ 天监 元年, 高祖 受禪,柴燎於南郊, 云 以侍中参乘。” 宋 曾巩 《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》:“是以萧光之烈,奏於宗祊;柴燎之蒸,焜於郊兆。” 2.指祭天用的柴。 明 张居正 《太狩记》:“朝诸侯,燔柴燎,享上帝。”
- 束燎
shù liáo
火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