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石灶茶烟
shí zào chá yān
说,石灶平整的龛面上,有茶烟飘香。
- 灶边炉台
zào biān lú tái
指的是锅灶的台子,也就是做饭的地方,形容夫妻时是替他守家做饭,温馨生活;形容职业,就是厨师的意思。
- 跳灶王
tiào zào wáng
旧时祭祀灶神的一种习俗。
- 老虎灶
lǎo hǔ zào
一种烧开水的大灶。亦指供应开水的店。
- 起灶
qǐ zào
1.指开伙备办饭菜。 2.拆除灶头。
- 灶肚
zào dù
炉灶内腔。以栅中隔,上部承放燃料以燃烧,下部输送空气并容纳灰烬。
- 陶灶
táo zào
1.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。汉 王充 《论衡·无形》:“五行之物,可变改者,唯土也。埏以为马,变以为人,是谓未入陶灶更火者也。”《宋书·徐羡之传》:“ 羡之 回还 西州 ,乘内人问讯车出郭,步走至 新林 ,入陶灶中自剄死,时年六十三。”《礼记·月令》“﹝季夏之月﹞其祀中霤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古者窟居,随地而造。若平地则不凿,但累土为之,谓之为复。若高地则凿为坎,谓之为穴,其形皆如陶灶。” 2.用黏土垒成的土灶。 郭沫若 《中国史稿》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:“在掘地为灶的同时,又制造了配套使用的陶灶,由于可以自由搬动,炊事就更方便了。” 唐天际 《难忘的行程》:“他点点头:‘好嘛,你坐下来歇歇吧。’然后在临时垒的陶灶前,一面加柴禾,一面又对我说:‘现在路很难走呀!土匪很多。’”
- 灶间
zào jiān
厨房。 清 龚自珍 《洞仙歌》词序:“ 青阳 尚书( 王宗诚 )有女公子与内子友善,貽内子 漳 兰一盆……俄女公子仙去,兰亦死,弃盆灶间三年矣。”
- 烟灶
yān zào
指人户。
- 盐灶
yán zào
烧盐的灶。《宋史·食货志下》:“ 二浙 课额一百九十七万餘石,去年两务场卖 浙 盐二十万二千餘袋,收钱五百一万二千餘贯,而盐灶乃计二千四百餘所。” 阿英 《盐乡杂信》五:“这里,有一说‘盐灶’构成的必要了。一般的灶是很大的,总要占三间屋的地位。”
- 隐灶
yǐn zào
《后汉书·向栩传》:“﹝ 向栩 ﹞少为书生,性卓诡不伦。 恒读《老子》,状如学道。又似狂生,好被髮,著絳綃头。常於灶北坐板牀上,如是积久,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……会 张角 作乱, 栩 上便宜,颇讥刺左右,不欲国家兴兵,但遣将於 河 上北向读《孝经》,贼自当消灭。”后即以“隐灶”用作死读书但不成才的典故。
- 灶税
zào shuì
煮盐户交纳之税。《北史·崔昂传》:“右僕射 崔暹 奏请海沂煮盐,有利军国。 文襄 以问 昂 , 昂 曰:‘……请準关市,薄为灶税,私馆官给,彼此有宜。’”
- 灶马
zào mǎ
1.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。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十二月》:“二十四日交年,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,备酒果送神,烧合家替代钱纸,帖灶马於灶上。”《日下旧闻考·风俗》引《月令广义》:“ 燕 俗,图灶神鋟於木,以纸印之,曰灶马,士民竞鬻,以腊月二十四日焚之,为送灶上天。” 2.灶神的坐骑。《新民晚报》 3.19:“ 上海 风俗从廿三夜开始为灶王备马做轿。灶马是用红纸糊成的。” 4.昆虫名。又称灶鸡、灶鳖鸡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虫篇》:“灶马,状如促织,稍大,脚长,好穴於灶侧。俗言灶有马,足食之兆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三·灶马》:“灶马处处有之,穴灶而居。”
- 野灶
yě zào
山野人家的灶。
- 烓灶
wēi zào
风炉。
- 炀灶
yáng zào
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 卫灵公 近 雍疸 、 弥子瑕 。 二人者,专君之势以蔽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