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灰灺
huī xiè
灯烛或炉火的残灰。
- 灰粉
huī fěn
谓粉身碎骨。
- 轻灰
qīng huī
微尘。
- 灰酒
huī jiǔ
酒初熟时,下石灰水少许,使之澄清,所得之清酒称“灰酒”。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 唐 人喜赤酒、甜酒、灰酒,皆不可解…… 陆鲁望 云:‘酒滴灰香似去年。’” 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辩证九·甜酒灰酒》:“予则以为灰酒甚不堪人,亦未然也…… 陆 饮灰酒,或亦性之使然耶!” 明 唐寅 《和沉石田落花》之二九:“难将灰酒懽新爱,只有书囊报可怜。”
- 积灰
jī huī
1.指大火之中。 2.聚积的灰烬。
- 灰陨
huī yǔn
见“ 灰殞 ”。
- 灰靡
huī mí
见“ 灰糜 ”。
- 炉灰
lú huī
燃料在炉内燃烧后所剩的粉状物。
- 烧灰
shāo huī
1.焚物使成灰。 2.焚烧后的灰烬。喻僧人遗迹。
- 灰炉
huī lú
火炉。
- 灰败
huī bài
1.形容惨淡。 茅盾 《虹》九:“ 李无忌 脸色灰败,惘然答应着。” 叶圣陶 《疑》:“于是就有荒凉枯寂的坟墓,灰败无光的白骨,历历呈现在自己的幻想里。” 2.引申为失意颓废。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论抵制美约》:“本国之有志者日以灰败,徇私者日以无忌。”
- 白灰
bái huī
即石灰
- 骨灰
gǔ huī
人体经火葬或分解后的残余
- 炮灰
pào huī
比喻被强迫参加非正义战争去送命的士兵
- 青灰
qīng huī
1.灰尘,尘土。 2.指淡黑色。 3.一种含有杂质的石墨,青黑色。常用来刷外墙面或搪炉子。也可做颜料。
- 铁灰
tiě huī
1.铁和炭灰。古代用于探测节候变化的仪器上。 2.灰黑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