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湫底
qiū dǐ
积滞不畅。 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勿使有所壅闭湫底,以露其体。” 杜预 注:“湫,集也;底,滞也;露,羸也。壹之则血气集滞而体羸露。” 唐 李商隐 《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》:“某素无灵气,夙昧摄生,乏 单豹 养内之功,闕 王吉 实下之效,湫底莫适,节宣失中。”
- 諠湫
xuān qiū
1.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﹕"初﹐景公欲更晏子之宅,曰﹕'子之宅近市﹐湫隘嚣尘﹐不可以居﹐请更诸爽垲者。'"后因以"諠湫"指低湿﹑狭小﹑喧闹﹑尘土飞扬的地方。
- 喧湫
xuān qiū
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初, 景公 欲更 晏子 之宅,曰:‘子之宅近市,湫隘嚣尘,不可以居,请更诸爽塏者。 ’”后因以“諠湫”指低湿、狭小、喧闹、尘土飞扬的地方。 北周 庾信 《答移市教》:“圣德谦虚,未忘諠湫。”
- 龙湫茶
lóng qiū chá
名茶名。
- 湫闭
qiū bì
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勿使有所壅闭湫底,以露其体。” 杜预 注:“湫,集也;底,滞也。”后以“湫闭”谓闭塞不通。 清 魏源 《默觚下·治篇》:“衰则反是,其人材如蛰墐户,湫闭槁窳,所至而百物受其愴悢。”
- 湫顾
qiū gù
犹湫隘。
- 湫仄
qiū zè
低下狭窄。
- 湫湿
qiū shī
低下潮湿。
- 湫湫
qiū qiū
悲忧貌。 湫,通“ 愁 ”。
- 朝那湫渊
cháo nà qiū yuān
秦汉时湖名,即东海子、西海子。
- 湫淤
qiū yū
积滞不通。 明 李东阳 《九日柬敷五》诗:“林壑费躋厉,城市多湫淤。”
- 淑湫
shū qiū
寂寥。
- 湫居
qiū jū
低矮狭小的住宅。
- 湫室
qiū shì
矮小的房间。
- 大龙湫
dà lóng qiū
在 浙江省 雁荡山 马鞍岭 西,是我国著名的大瀑布。 水从高约190米的 连云嶂 凌空而下,白练飞泻,极为壮观。为 雁荡 风景三绝之一。也称“龙湫”。
- 灰不溜湫
huī bù liū qiū
主要用来形容人身上比较脏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