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听涛观海
tīng tāo guān hǎi
观看大海的美景,倾听着波涛的声音。意指一种境界,就是成功以后置身事外,不以此为喜。
- 逆涛
nì tāo
顶着浪涛。三国 魏 邯郸淳 《曹娥碑》:“﹝ 曹盱 ﹞以 汉安 二年五月,时迎 五君 ,逆涛而上,为水所淹。”
- 碧涛
bì tāo
绿色的波涛。
- 涛泷
tāo lóng
急流大波。
- 涛濑
tāo lài
波涛与急流。
- 风涛
fēng tāo
1.风浪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》诗:“春江壮风涛,兰野茂荑英。” 唐 杜甫 《曲江三章章五句》诗:“ 曲江 萧条秋气高,菱荷枯折随风涛。” 何其芳 《树阴下的默想》:“但我却甘愿冒着风涛,带着渴望,独自在无涯的海上航行。” 2.比喻艰险的遭遇。 唐 项斯 《欲别》诗:“归期无岁月,客路有风涛。” 元 刘因 《人情》诗:“人情云雨 九疑山 ,世路风涛 八节滩 。” 明 唐顺之 《与杨虞坡司马书》:“风涛兵戈倥偬中,因差人入京谢恩。” 3.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。 鲁迅 《二心集·“民族主义文学”的任务和运命》:“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涛怒吼起来,刷洗山河的时候,这才能脱出这沉滞猥劣和腐烂的运命。”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9期:“过去一年里,亿万 中国 人民经受了一生中最大最复杂的感情的风涛。”
- 鲸涛
jīng tāo
惊涛,巨浪。
- 浪涛
làng tāo
巨大的波浪
- 林涛
lín tāo
森林被风吹动发出像波涛一样的声音
- 弄涛
nòng tāo
犹弄潮。 宋 梅尧臣 《泮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》诗:“高楼登望酸目睛,欲观弄涛仍膾鲸。” 宋 王应麟 《通鉴地理通释·浙江》:“江涛,每日昼夜再上,常以月十日、二十五日最小,三日、十八日极大。小则水渐涨,不过数尺;大则涛涌高至数丈。每年八月十八日,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泝涛触浪,谓之弄涛。”
- 诗涛
shī tāo
汹涌的诗思。
- 魂压怒涛
hún yā nù tāo
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﹝ 伍子胥 ﹞遂伏剑而死, 吴王 乃取 子胥 尸,盛以鴟夷之器,投之於 江 中…… 子胥 因随流扬波,依潮来往,荡激崩岸。”后因以“魂压怒涛”称颂 子胥 忠心赤胆,至死不渝。
- 翠涛
cuì tāo
1.绿色波涛。 2.酒名。旧题唐柳宗元《龙城录·魏徵善治酒》:“魏左相能治酒,有名曰醽醁、翠涛。” 3.砚名。
- 浩涛
hào tāo
波涛浩大貌。 续范亭 《西安家眷不来阴历七七有感》诗:“七巧今年太不巧,银河隔岸水浩涛。”
- 泷涛
lóng tāo
汹涌的波涛。
- 松涛
sōng tāo
风吹松林,松枝互相碰击发出的如波涛般的声音